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1篇 |
免费 | 7篇 |
专业分类
丛书文集 | 1篇 |
教育与普及 | 37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8篇 |
综合类 | 6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2篇 |
2021年 | 3篇 |
2020年 | 1篇 |
2019年 | 2篇 |
2018年 | 1篇 |
2017年 | 2篇 |
2015年 | 2篇 |
2014年 | 7篇 |
2013年 | 14篇 |
2012年 | 8篇 |
2011年 | 3篇 |
2010年 | 8篇 |
2009年 | 6篇 |
2008年 | 2篇 |
2006年 | 2篇 |
2005年 | 5篇 |
2004年 | 9篇 |
2003年 | 3篇 |
2002年 | 3篇 |
2001年 | 2篇 |
2000年 | 3篇 |
1998年 | 5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生物钟调节了多种物生的生理过程.本文主要阐述了植物生长的日变化以及季节变化的分子基础,并分析了生物钟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3.
探讨 12h光照、12h黑暗交替 (LD)光制下松果体钟基因Clock是否存在昼夜节律性表达。在LD光制下饲养SD大鼠 4周后 ,在一昼夜内每隔 4h采集松果体组织 ,提取总RNA ,进行竞争性定量RT PCR ,测定不同昼夜时点(CT)样品中ClockmRNA的相对表达量。用余弦函数获取节律参数 ,并经振幅检验分析是否存在昼夜节律。结果是松果体Clock基因mRNA表达呈现昼夜节律性振荡变化 (P <0 .0 5 ) ,峰值和谷值分别位于CT18和CT6 ,峰值相位- 2 6 8.76± 2 7.6 3,振幅 0 .4 2± 0 .14 ,中值 0 .99± 0 .10。证实LD光制下Clock基因在松果体中存在明显的昼低夜高节律性表达 相似文献
24.
25.
26.
27.
在治疗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过程中,将生物钟因素考虑在内,可以有效改善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基于生物钟原理,从时间疗法、靶向生物钟分子、干预生活方式3方面探讨了AR治疗新策略,提出时间疗法可以通过优化给药时间减少副作用并增加疗效,与免疫治疗相结合有望缩短其治疗周期,提高患者接受度;而生物钟基因的破坏会增强过敏反应的严重程度,对生活方式进行干预以维持内在生物钟稳态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8.
29.
研究大豆肽(soybean peptides, SBP)对果蝇睡眠的影响。通过大豆分离蛋白酶解,制得SBP,选择20日的雄性果蝇,分为4组,无添加的培养基作为空白组,SBP分为2、4、8mg/mL额外添加到培养基作为3个实验模型组,通过VideoTrack动物行为分析系统监测果蝇睡眠时长,并检测SBP对果蝇脑部生物钟基因(per、tim、clk、cyc)与参与调控睡眠神经递质合成限速酶的基因(gad、tph、gdh、hdc)以及五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的影响。研究发现,在监测睡眠的第2日晚上,SBP对果蝇睡眠延长效果最好,并呈现剂量依赖性,又通过剥离取头,分析其生物钟基因(per、tim、clk、cyc)和神经递质合成限速酶基因(gad、tph、gdh、hdc),得到SBP是通过调节tim和tph的基因表达并提高5-HT在脑部的含量来延长果蝇的睡眠时长的结论。 相似文献
30.
我们居住的世界受时间的掌控,随着我们对时间的了解越多,疑问也就越多:时间是真实的存在吗?时间会终结吗?时间是什么?幻象还是现实关于时间,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