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8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30篇
系统科学   3篇
丛书文集   21篇
教育与普及   21篇
理论与方法论   31篇
现状及发展   4篇
综合类   65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41.
简单讨论广西发展木薯生物质能源产业的方向,指出有机废水处理是发展木薯生物质能源产业的瓶颈,讨论了适用于木薯淀粉和木薯酒精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机废水的几种工艺。  相似文献   
42.
在镧系金属氧化物载镍催化剂上通过催化重整乙醇和乙醇水溶液可以直接转化为H2,H2的选择性达到60%,乙醇的转化率达到100%。优化催化剂及降低重整反应的温度以使水汽转化反应同时发生来降低产物气中CO的含量。该过程对于生产小型燃料电池的低成本燃料H2,以及便携燃料电池系统需要液态燃料存储的应用具有巨大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43.
以萘为焦油模型化合物,考察了镍基整体式催化剂上生物质粗燃气干重整和临氧重整的性能。镍基重整催化剂表现出良好的催化重整活性,焦油全部转化为H2、CO及微量轻质组分。在750℃下连续反应108h,未检测到反应器压降变化和CH4与焦油转化率下降,整体式催化剂表现出较好的活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44.
《今日科技》2010,(9):25-25
荷兰特文特大学4日发布新闻公报说,该校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方法,可以更加高效、廉价地从农林废料中提取生物燃料。该校萨沙·科尔斯滕博士介绍说,现有生物燃料生产方法多数首先采用高温分解,从生物质原料中提取出混合产物,而后再将这种混合产物与氢在高温、高压及催化剂作用下进行反应,之后的产物可以直接通过精炼得到生物燃料。  相似文献   
45.
中国可作为能源利用的生物质资源总量每年约4.6亿吨标准煤,目前已利用量约2 200万吨标准煤,还有约4.4亿吨可作为能源利用。而河南省是生物质能源原料大省,在生物质能源利用方面潜力十分巨大。作为专业的科研机构,在转制以后,河南省科学院能源研究所有限公司爆发了强大力量,在能源科技创新方面屡屡有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46.
介绍了国内外非木质生物质资源转化合成生物基材料的技术现状,新技术的开发和产品应用,其中重点介绍了非木质生物质资源水解转化的方法和技术瓶颈.并对其在非木质生物质中的研究和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47.
48.
政策对发电企业能源决策的影响及最优化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论文考虑由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和传统化石燃料发电企业组成的电力供应市场,分析可再生能源电价补贴政策、可再生能源技术研发投入补贴政策、不可再生能源碳排放价格政策的影响,建立了两类电力企业以自身利润最大为目标的决策模型,给出了最优解的表达形式.论文结合我国生物质能源政策,分析得出:提高可再生能源技术研发投入补贴率是刺激企业增加技术研发投入的有效措施;为优化我国能源结构同时增加社会总发电量,不能将碳排放价格制定过高,而应重点降低可再生能源的发电成本.最后,论文引入由消费者剩余、电力部门总收入、补贴或者税收收入转移、环境损害组成的社会福利函数模型,构建了基于社会福利最大的可再生能源政策决策模型,得出我国应加大生物质能源研发投入补贴率、提高碳排放价格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论文的研究工作和得到的结论对相关部门制定有效的可再生能源政策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9.
采用生物质焦和活性炭粉作还原剂,在管式炉中进行了低品位软锰矿焙烧还原对比试验.分别研究了焙烧温度、焙烧时间、生物质焦用量等条件对软锰矿还原率的影响,对焙烧产物进行了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生物质焦在焙烧时间和还原效率上优于活性炭粉;软锰矿焙烧还原依次经历Mn O2→Mn2O3→Mn3O4→Mn O过程;在焙烧温度为800℃,焙烧时间为50 min,生物质焦用量为10%时,软锰矿还原率可达98%以上,在此基础上导出了还原动力学方程,并证实还原过程由界面化学反应控制,表观活化能为43.896 k J·mol-1.  相似文献   
50.
铁矿--生物质复合球团还原行为及还原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生物质合成气气氛下,不同组分复合球团(添加和未添加生物质)的还原速率、还原度、表面微观结构和失重变化规律,对球团中添加生物质的作用机理以及含生物质球团还原过程的限制性环节展开研究.添加生物质的复合球团表面结构比无生物质球团疏松,孔隙率高,有利于后续还原的热质传递,增加产物还原度,降低反应活化能;复合球团的还原以收缩核方式进行,在1123~1323 K温度范围内,界面化学反应是两种球团还原反应的主要控速环节;添加生物质后,有利于界面化学反应的进行,使得球团的还原表观活化能由95.448 kJ·mol-1降低到68.131 kJ·mol-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