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8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30篇
系统科学   3篇
丛书文集   21篇
教育与普及   21篇
理论与方法论   31篇
现状及发展   4篇
综合类   65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农林废弃物生物质压块燃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农林废弃物加工成生物质压块燃料是一种新颖的能源,可起到变废为宝,保护环境的作用,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32.
采用均匀设计法确定有限制的配方方案设计,应用DPS(Data Processing System)统计软件对试验数据回归分析及优化,得到了烧结生物陶粒的最佳配方为:粉煤灰/生物质/石膏/粘土=0.64 688/0.32 030/0.02090/0.01 192.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以比表面积和孔隙率作为生物陶粒的主要性能指标.最佳配方下所得陶粒的比表面积为6.26 m2/g,孔隙率为79.53%.  相似文献   
33.
皮胶原纤维固载Zr(Ⅳ)对水体中染料的吸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备皮胶原纤维固载Zr(Ⅳ)吸附剂(ZLCF),考察其对水体中染料的吸附作用.研究表明,在pH=3-9的范围,ZLCF对阴离子型染料酸性嫩黄G、直接黄R和活性艳蓝KN-R有明显的吸附作用,且在pH=3时出现最大吸附,但ZLCF对阳离子型染料阳离子桃红FG难以产生有效的吸附作用.0.12g的ZLCF对100mL染料初始浓度为100mg/L的酸性嫩黄G、直接黄R和活性艳蓝KN-R的去除率分别达85.6%、95.9%和99.5%.吸附平衡符合Langmuir方程,说明三种阴离子型染料在ZLCF表面形成了单分子层吸附.在pH=3和303K的条件下,ZLCF对酸性嫩黄G、直接黄R和活性艳蓝KN.R的最大吸附容量分别为493.2mg/g、420.7mg/g和369.1mg/g.在293K--313K范围内,温度变化对活性艳蓝KN.R的吸附影响不明显;但酸性嫩黄G的吸附随温度的升高逐渐减少,是放热、熵减、可自发进行的过程;而直接黄R的吸附随温度的升高逐渐增加,是吸热、熵增,亦可自发进行的过程.进一步研究表明,ZLCF对三种阴离子型染料的吸附动力学符合拟二级速度方程,由此推测吸附主要由化学机理控制.  相似文献   
34.
工业生物技术近年来发展迅速,已被科技部列为国家“十一五”期间重点发展的高技术领域之一。特别是随着国际性的资源、能源和环境、农业等问题的日益突出,国内外对工业生物技术,尤其是生物能源技术研究都给予了重点关注和支持。  相似文献   
35.
脉冲激光照射下生物质材料的传热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快速瞬态温度检测系统测定高能脉冲激光作用下生物质材料的温度动态变化,研究生物质材料瞬态传热特性以及激光脉冲宽度、功率密度、材料厚度与初始含湿量对温度变化规律的影响.根据实验现象,尝试提出脉冲激光作用下生物质材料传热的数学模型,数值模拟分析表明,计算与实验结果基本吻合,能较好地反应脉冲激光作用下生物质材料的传热特性,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和理论分析积累了有价值的实验资料,提供了可供参考的经验.  相似文献   
36.
《广东科技》2006,(5):45
中科院广州能源所承担的国家“十五”“863”课题“生物质气化发电优化系统及其示范工程”,于2005年12月顺利通过科技部高新司验收。  相似文献   
37.
生物质高能洁净燃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锡锋  郭庆祥  朱清时 《科学》2002,54(4):20-22
地球生态系统是由环境和生物共同组成的一个完整的封闭循环系统.在这个系统中碳和能量是两个最重要的循环载体,碳是构成一切有机体必不可少的主要元素之一,约占生命物质总量的25%,能量则是维持自然界一切活动的动力源泉.由于碳和能量的不断循环并保持平衡,才使得地球生态系统不断延续并充满活力.  相似文献   
38.
生物液体燃料——燃料酒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江宁 《自然杂志》2007,29(1):30-30
燃料酒精作为可再生能源不会枯竭,并且不会引起温室效应。微生物发酵糖可以生产酒精。目前在工业生产中用于发酵产酒精的微生物主要是酿酒酵母和运动发酵单胞菌。包括秸秆在内的含有糖类物质的生物质都可能作为酒精发酵的原料,大分子物质的利用需先经过酶的降解。生物酒精作为石油的替代物,其产业链还在继续延伸。  相似文献   
39.
《中国科技成果》2007,(19):44-45
“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锥形流化床生物质气化技术”课题(编号:2001BA40380301)针对目前国内生物质气化发电、供热、供气存在的原料适应范围窄、燃气焦油含量高、自动化程度低、适用松散型物料的气化发电设备和系统等问题,开发锥形流化床生物质气化发电供热、供气机技术产业化为目标,研制生物质气化装置与气体发电机组成的系列生物质气化发电系统;  相似文献   
40.
双组分颗粒系统流化特性的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Ф129mm的有机玻璃流化床中,对玉米芯、木屑和稻壳的流化特性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试验研究,并对流化床炉渣和河砂两种不同粒径的惰性粒子的加入进行了对比试验,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了双组分混合颗粒系统的最小流化速度的经验公式.试验结果表明,惰性粒子的加入量应多于20%(质量分数),惰性粒子与生物质在粒径比较相近的情况下,经验公式计算所得的最小流化速度与实测值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