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72篇
  免费   384篇
  国内免费   618篇
系统科学   117篇
丛书文集   670篇
教育与普及   1610篇
理论与方法论   461篇
现状及发展   149篇
研究方法   3篇
综合类   14464篇
  2024年   56篇
  2023年   244篇
  2022年   233篇
  2021年   244篇
  2020年   204篇
  2019年   225篇
  2018年   124篇
  2017年   199篇
  2016年   232篇
  2015年   373篇
  2014年   853篇
  2013年   686篇
  2012年   851篇
  2011年   911篇
  2010年   904篇
  2009年   1117篇
  2008年   1083篇
  2007年   1015篇
  2006年   766篇
  2005年   811篇
  2004年   678篇
  2003年   739篇
  2002年   589篇
  2001年   647篇
  2000年   570篇
  1999年   427篇
  1998年   346篇
  1997年   355篇
  1996年   335篇
  1995年   314篇
  1994年   246篇
  1993年   215篇
  1992年   222篇
  1991年   192篇
  1990年   166篇
  1989年   164篇
  1988年   73篇
  1987年   33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4篇
  1980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7年   1篇
  1932年   1篇
  192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将干酪根在超临界态溶剂存在下进行热解聚,抽出物中的脂烃生物标记物的分析表明,抚顺与茂名油页岩干酪根中有相当多的陆源高等植物参与生成。甾烧萜烷的成熟度参数表明,热解聚沥青的成熟度很低。对于干酪根通过热解聚形成未熟或低熟原油的可能性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92.
本文研究了一种新型球铁,即高强度、高韧性奥氏体-贝氏体球铁。通过正交试验选择热处理参数,并进一步考察了不同等温淬火温度和时间对组织和性能的影响。为了考察奥氏体-贝氏体球铁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还进行了延性断裂韧度与接触疲劳性能的试验。实验结果表明,奥氏体-贝氏体球铁具有很好的断裂韧性和接触疲劳强度。本文还探讨了奥氏体-贝氏体球铁性能优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993.
发现了P538与P204的混合溶剂对文题有很强的协同效应。研究了该体系的萃取行为和性质,考察了混合溶剂的配比、磷酸浓度、两相接触时间、温度等因素对萃取行为的影响,从而确定了分离的最佳工艺条件:温度298K;平衡时间420s;溶剂配比为等摩尔的P538与P204及含40(v)%煤油;相比为1/2,2级逆流萃取;反萃取为:反萃余相浓度(?)=4.4kg/m~3,相比为1,温度298K,盐酸浓度为6kmol/m~3,理论级数为3级。初步研究了该协萃体系的萃取机理,萃合比为2。  相似文献   
994.
本文合成了聚苯乙烯羰基铁络合物,并用穆斯堡尔谱,TG,DSC,X光衍射等测试手段对该高分子络合物的结构进行了初步的表征.  相似文献   
995.
本文成功地在 N_2气氛中制备了超细 Fe 微粒,颗粒为球状或具有一定的结晶外形,由于磁相互作用而排成链状。粒径随 N_2气压力增加而增加,在 N_2气压力为0.6~100Torr 的压力范围内,平均粒径为150~400,颗粒的主要成份为α-Fe,含有少量的γ-Fe_2O_3或 Fe_3O_3,随粒径增大氧化物相对含量减少,氧化物微晶出现在颗粒表面。制备过程中无氮化物生成,蒸发源对样品的污染亦不严重。  相似文献   
996.
探讨了电聚合间苯二胺(PDA)膜的电化学聚合、活化及偶联辣根过氧化物酶(HRP)的条件及其性能,结果表明:制成的膜较薄(<1.0μm),在电极表面结合牢固,电聚合膜上有较多可供生物活性材料偶联的氨基,经戊二醛共价交联在膜上的HRP与膜结合牢固,在样品检测中性能稳定,重现性较好,使用及保存寿命较长,是制备生物传感器的良好膜材料,可望在免疫电极及微型电极方面应用。  相似文献   
997.
济南地区蛭弧菌(Bdellovibrio)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济南地区的生活污水、湖水和土壤中分离到9株蛭弧菌。它们均为直或弯曲的杆状或弧状,大小为0.20~0.31μm×0.66~1.01μm。单根极生鞭毛。在其中2株蛭弧菌的细胞两端还发现有数根须状结构。蛭弧菌 No.1对氯仿敏感,它的增殖并不依赖于其寄主的增殖。它们的寄主范围较广,可以跨越属或科。温度对于蛭弧菌 No.1的增殖速度有显著影响。每个 E.coliK_(12)细胞约释放2个蛭弧菌 No.1细胞。  相似文献   
998.
本文研究了在稀盐酸介质中,邻菲Luo啉活化Fe(Ⅲ)催化H2O2氧化硫米氏酮的慢反应,用萃取手段控制反应时间,在525nm下测定水相中氧化产物吸光度的增加,建立了测定Fe(Ⅲ)的萃取催化动力学分析新方法,方法的检测限为0.5μg/mlFe(Ⅲ),线性范围为0.5-4.5μg/mlFe(Ⅲ)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999.
用牛血清白蛋白-戊二醛交联剂把葡萄糖氧化酶固定在Eastman-AQ-四硫富瓦烯(TTF)修饰电极上,再在电极的表面修饰一层Eastman膜,制备成葡萄糖传感器.实验表明,TTFF+1,TTF+2都能够氧化葡萄糖氧化酶中的辅酶(FADH2).该传感器的浓度线性范围为5.0×10-4~1.0×10-2mol/L,响应时间小于40s.  相似文献   
1000.
以1,1'-二甲基二茂铁(DMFc)作为葡萄糖氧化酶的电子传递体,用聚合物Nafion把DMFc及葡萄糖氧化酶固定在玻碳电极上,然后在电极上修饰一层Nafion膜,制备成葡萄糖传感器.探讨了温度、pH值、扫描速度及工作电位对催化电流的影响.该传感器具有抗干扰能力强、响应快等特点,它的线性范围为5.0×10-4~1.5×10-2mol/L,响应时间小于30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