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81篇
  免费   239篇
  国内免费   262篇
系统科学   275篇
丛书文集   459篇
教育与普及   472篇
理论与方法论   492篇
现状及发展   81篇
综合类   11003篇
  2024年   69篇
  2023年   260篇
  2022年   225篇
  2021年   249篇
  2020年   219篇
  2019年   214篇
  2018年   103篇
  2017年   197篇
  2016年   217篇
  2015年   355篇
  2014年   796篇
  2013年   718篇
  2012年   782篇
  2011年   885篇
  2010年   920篇
  2009年   884篇
  2008年   988篇
  2007年   837篇
  2006年   659篇
  2005年   538篇
  2004年   475篇
  2003年   395篇
  2002年   310篇
  2001年   315篇
  2000年   243篇
  1999年   179篇
  1998年   108篇
  1997年   91篇
  1996年   76篇
  1995年   75篇
  1994年   76篇
  1993年   76篇
  1992年   61篇
  1991年   46篇
  1990年   54篇
  1989年   54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从遵循生态原则,建设城市生态园林系统,树立省城太原的新形象,为太原市经济的长足发展提供保障等方面进行了论述,根据战略重点与目标,提出了建设生态园林化城市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152.
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景观生态学原理和方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景观生态学以景观为研究对象,强调景观结构和功能对生态过程的影响,重视景观中生物群落与主要环境条件之间错综复杂的因果反馈关系.因此,在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导入景观生态学的理念和方法,必将为城市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提供新的思路和视角.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景观生态学原理主要包括斑块一廊道一基质模式、景观多样性和景观异质性、景观连接度及景观连通性以及景观生态规划格局原理等.城市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要从城市园林斑块的建设、席道的规划设计、城市绿色生态网络的构建以及大型的城郊森林斑块和环城森林带建设入手.  相似文献   
153.
陕甘宁老区实施生态购买工程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实际调研,以集革命老区、贫困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及生态环境脆弱区域于一身的陕甘宁老区为例,探讨西部大开发中生态环境建设的最佳途径,认为陕甘宁老区的生态环境建设必须是一种经济建设,即建设“商品生态”和买卖“生态商品”,通过“生态购买”实现“生态致富”。论述了实施生态购买工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建议国家启动生态购买工程。  相似文献   
154.
促进安徽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城镇建设对促进安徽城镇化进程和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分析了安徽小城镇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指出小城镇建设重在提高质量,并提出促进安徽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55.
考察艾蒿人工生态绿地在不同水力负荷下对生活污水中氛和磷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艾蒿人工生态绿地启动快,处理效果稳定。人工生态绿地构建后即有很好的除磷效果,构建2周后有较好的除氮效果,在试验的水力条件下,总氮去除率达92%--95%,水力负荷对总氮去除率的影响小,总磷的去除率可达到95%,水力负荷对总磷去除率的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56.
生态混凝土的抗碳化效应及其机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研究了掺量分别为30%、50%、70%的大掺量粉煤灰或矿渣混凝土及其两种废渣 复合混凝土28天和90天的抗碳化性能,研究了废渣的抗碳化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仅从抗碳化方面的耐久性而言,混凝土中参入30%的粉煤灰或50%的矿粉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7.
儒家生态思想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儒家提出“与天地参”的人道论,要求人们遵循自然规律,与自然相和谐,认为自然界是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有机整体,并且提出“仁民爱物”的生态伦理观和“以时禁发”的合理利用与开发自然资源的思想,充分反映出儒家具有丰富的生态思想。  相似文献   
158.
中德科学技术伦理研讨会在德国首都柏林举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德科学技术伦理研讨会于 2 0 0 3年 1 0月 6日— 1 0日在德国首都柏林举行。这次学术会议是由柏林理工大学哲学-科学哲学 -科学史及技术史系和大连理工大学人文学院联合举办的 ,中德科学促进中心予以资助。1 0月 7日会议正式开幕。在开幕式上 ,柏林理工大学副校长Prof.Dr.Luci nneBlessing致欢迎辞 ,大连理工大学刘则渊教授和柏林理工大学Prof.Dr.HassPoser介绍了会议主题和筹备经过 ,德国哲学学会主席、柏林理工大学哲学系主任Prof.Dr.G櫣nterAbel以及中德科学促进中心负责人Dr.RobertPaulK nigs与中国驻德大使馆一等秘…  相似文献   
159.
湿地生态安全评价刍议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由于缺乏必要的科学信息,我们仍然无法知晓人类活动对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以及温地生态系统安全状况的变化对人类自身生存发展带来的影响,所以,建立湿地生态安全评价体系,提供湿地生态安全信息,是进行温地生态安全管理、保证温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不可或缺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0.
中国亚热带东部丘陵区农田生态系统水循环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耀明  夏军  陈永瑞  李林 《江西科学》2003,21(2):110-117
以水量平衡理论为基础,定量研究中国亚热带东部丘陵区农田生态系统在自然状态下与人类影响条件下的水循环特征,探讨农田生态系统水循环过程与区域性水循环过程之间的差异。结果显示:本区多年平均生态需水量2756.4×108m3,降水过程满足了其中的81%,亏水量534.5×108m3,剩余水量1666.5×108m3;系统中水稻的有效降水量虽然很大,但水分满足率最低;薯类、豆类等作物的有效降水量小,但水分满足率较高。然后分析了历年水旱灾害记录与农田生态系统水循环过程之间的对应关系,以证明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