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95篇
  免费   215篇
  国内免费   223篇
系统科学   227篇
丛书文集   421篇
教育与普及   461篇
理论与方法论   485篇
现状及发展   79篇
综合类   10360篇
  2024年   56篇
  2023年   209篇
  2022年   183篇
  2021年   207篇
  2020年   174篇
  2019年   191篇
  2018年   90篇
  2017年   172篇
  2016年   200篇
  2015年   314篇
  2014年   726篇
  2013年   662篇
  2012年   728篇
  2011年   828篇
  2010年   856篇
  2009年   845篇
  2008年   949篇
  2007年   817篇
  2006年   626篇
  2005年   512篇
  2004年   460篇
  2003年   392篇
  2002年   307篇
  2001年   315篇
  2000年   249篇
  1999年   177篇
  1998年   112篇
  1997年   95篇
  1996年   78篇
  1995年   83篇
  1994年   80篇
  1993年   78篇
  1992年   66篇
  1991年   50篇
  1990年   55篇
  1989年   55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61.
为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现代技术的“双刃剑”效应需要人们理性的思考和认真的对待。本文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阐述了技术不同于科学的内涵、负面效应及人的责任;从分析技术悲观主义、技术乐观主义与技术现实主义的基础上审视技术价值观的选择,实施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模式;并要求在意识、科教、法律与道德和国际合作等方面采取措施,促进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62.
周明华 《安徽科技》2006,(10):21-22
生态工业是为解决工业发展与控制工业污染问题,依据循环经济理念发展的新型工业模式.宁国市工业基础好,同时又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走新型工业化和生态工业发展模式是发挥该市自身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63.
胡荣星 《甘肃科技》2004,20(5):140-141
生态公益林界定是国家重视生态环境建设的又一重大举措,通过探讨张掖市实施生态公益林界定的意义,指出了我市生态公益林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市生态公益林发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4.
森林生态补偿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森林生态补偿是个理论问题,更是个实践问题。我国森林生态补偿制度尚属空白,林业经济学界应重新界定森林生态补偿的涵义。政府因生态建设的需要,对非公有制森林行使公法上的征用和管制措施;政府对因此而给森林所有者造成的损失所采取的经济补偿措施,即为森林生态补偿。应运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和法学相关理论对森林生态补偿的若干问题进行研讨,制订非公有制林业发展和林业生态建设政策,以实现我国林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5.
辽宁西北地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整治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辽宁西北地区的北部处于中国东部森林区向西部草原区的过渡带上.也是由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向冷温带半干旱气候过渡、农业向牧业过渡的交错带.这一过渡带是中国一级生态敏感带的一部分.近年来,由于气候逐渐趋于暖旱化和人为的不合理开发,这一地区的生态环境逐渐恶化.列出了辽宁西北地区的7个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并相应的提出了8个生态环境整治对策.  相似文献   
66.
公路是线型的开发项目,尤其在风景区内修建公路,对景区内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都会造成相当严重的破坏。以泰山风景名胜区登山西路为例,探讨风景名胜区公路景观生态恢复的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67.
伊兹拉·庞德是美国二十世纪初现代派诗人的代表,意象派诗歌的领袖人物,一生致力于诗歌的创新和探索。人们对他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他的意象派诗歌的技巧以及他对儒家思想的探索。我们用生态女性主义的批评理论,研究庞德诗歌中的女性形象,可以为研究庞德对女性的看法提供崭薪的视角。  相似文献   
68.
儒道两家在生态环境伦理方面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思想,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智慧。本文通过对儒道两家经典生态伦理思想的探讨和挖掘,对于如何看待生态问题,树立正确的生态伦理观、生态保护观和利用观,启发人们对十七大“建设生态文明”的思考,有着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9.
面对全球生态日益恶化,培养人们的生态意识已日显重要。本文将从古典诗词教学与生态伦理学结合入手,谈谈对青少年生态意识的培养,引导他们敬畏自然,热爱自然。  相似文献   
70.
刘成 《科学之友》2007,(24):82-83
文章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做大、做强、做优特色园区为目标,以实现高效、稳健、科学发展为前提,分析并提出了吕梁三泉焦化工业园区的发展定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