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系统科学   6篇
丛书文集   16篇
教育与普及   16篇
理论与方法论   18篇
现状及发展   4篇
综合类   40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31.
天然岛状地及其在生态建设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岛屿生物地理学和景观生态学为理论基础,提出了天然岛状地的界定.根据天然岛状地随时间演变或比例尺变换后的演变模式可将天然岛状地分为孤岛型、群岛型、环型、半环型、弧型和直线型6类,根据其演变面积的大小可将其分为纯天然、准天然、半天然、弱天然岛状地4类,从而反观人类活动对土地利用的方向和强度,并以中国北方草地与农牧交错带为案例,分析了天然林岛状地的空间分布格局,剖析了天然岛状地研究对于生态建设的意义.  相似文献   
32.
科学技术对环境影响的必然性及对策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深入分析了科学技术本身是负载价值的,科学技术带来的社会经济需求引起生态环境失衡的必然性,科学技术的不可控、环境资源的有效性已威胁到整个人类(包括我们的后代)的安全,由此需要进行科学技术与环境伦理关系的反思,提出了用伦理,法律,经济法手段来实现环境,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3.
兰州市南北两山景观生态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兰州市是典型的河谷城市,两山夹峙,一水中流,景观生态类型独特,阐述了景观生态学在兰州市景观生态建设中的作用,认为在兰州市生态建设中不仅要遵循生态原则,还要遵循社会和美学原则,通过构建城市居民休憩园地,发展都市农业等措施,来优化人居环境。  相似文献   
34.
金佛山岩溶环境与经济开发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岩溶环境是一种缺土、缺水、富钙的极不稳定其脆弱的生态环境,现代岩溶环境研究已经进入一个新阶段,本文从金佛山岩溶环境的形成地质背景角度分析了该脆弱岩溶生态环境对经济滞后作用,探讨了在该区现有资源优势的基础上进行经济开发的问题,提出不能以牺牲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来发展经济,必须把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放到与经济并重的位置。  相似文献   
35.
持续农业与农村生态建设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国农业应走高效,集约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当前应特别注意持续农业与农村生态建设。国际上90年代提出的持续农业与农村发展新概念有着丰富的内涵,本文论述了其四个研究热点。农村生态建设可按不同的空间尺谋划分,景观生态建设乃是中等尺度应用了广泛的一类生态工程,本文简要介绍了其内容,目标和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36.
本文是“流域提供的生态服务补偿”总课题中“中国农业政策对生态补偿特别是对生态服务发育市场制度研究”的一部分。长期以来,农业生态建设政策与农业发展工作割裂开来,而以政府为主导的生态建设政策在财政压力越来越大又受到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政策反向激励的情况下,政策对生态建设的影响具有不可持续性。本文主要研究了农业生态建设政策的主要内容及农业政策对政府购买和市场购买的生态服务补偿的影响。  相似文献   
37.
贵州省农村生态环境前景预测及生态建设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运用灰色系统GM(1.1)模型对贵州省农村生态环境前景预测进行了探讨,并运用该模型对耕地面积、森林面积、水土流失面积、工业"三废"排放量及化肥、农药使用量等农村生态环境要素进行发展趋势预测,同时提出了相应的生态建设对策。  相似文献   
38.
西南岩溶山区可持续发展战略面临的科技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文孝  李坡  贺卫  苏维词 《贵州科学》2003,21(1):119-122,134
根据西南岩溶山区的地域环境特性。结合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提出了西南岩溶山区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和科技对策措施。指出西南岩溶山区应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与科技水平的提高作为该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切入点。大力加强相应的科学研究和科学规划。  相似文献   
39.
贵州喀斯特山区山多坡陡、坡耕地面积比重大,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和石漠化严重,是国家退耕还林的重点地区。本文分析了生态脆弱的贵州喀斯特退耕区发展生态农业的重要性,阐述了该地区生态农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原则,探讨了适合喀斯特退耕区地域特征的生态农业发展的4种模式:即自给型粮食种植业、生态经济型林(果、药)业、效益型畜牧业和增值型绿色产品加工业,并提出了创新生态农业建设的投入机制、加快推进农村小城镇建设、、加大生态农业建设关键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力度、重点扶持生态农业建设的龙头大企业等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40.
河棚镇位于舒城县西南山区,万佛湖上游,属大别山余脉,山库区为一体,现有山场面积5436公顷,耕地面积615.9公顷.境内油茶、板栗、茶味、毛竹、油桐、生漆、山野菜、药材等农林特产资源极为丰富.近年来,河棚镇抓住龙骨村被授予"省级生态村"这一契机,立足本地资源,积极开展生态农业建设,形成了森林覆盖率大幅提高,水土流失面积逐年减小,无公害和绿色食品生产空问日趋广阔,经济发展后劲不断增强的可喜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