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80篇
  免费   207篇
  国内免费   218篇
系统科学   224篇
丛书文集   420篇
教育与普及   455篇
理论与方法论   485篇
现状及发展   74篇
综合类   10247篇
  2024年   56篇
  2023年   207篇
  2022年   212篇
  2021年   217篇
  2020年   174篇
  2019年   190篇
  2018年   90篇
  2017年   171篇
  2016年   198篇
  2015年   312篇
  2014年   723篇
  2013年   656篇
  2012年   726篇
  2011年   816篇
  2010年   850篇
  2009年   838篇
  2008年   941篇
  2007年   794篇
  2006年   618篇
  2005年   508篇
  2004年   456篇
  2003年   384篇
  2002年   302篇
  2001年   311篇
  2000年   237篇
  1999年   175篇
  1998年   104篇
  1997年   90篇
  1996年   75篇
  1995年   75篇
  1994年   75篇
  1993年   76篇
  1992年   61篇
  1991年   46篇
  1990年   54篇
  1989年   54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向内转”是鲁枢元1980年代文艺研究的“关键词”。“向内转”、创作心理研究与文艺心理学学科建设是鲁枢元1980年代学术研究的重心。鲁枢元1980年代中后期的文学言语学研究与精神生态研究也生发于文艺心理学研究,具有强烈的精神性、内向性与主体性色彩。虽然文学与心理学、文学与语言学、文学与生态学的跨界研究,分属于鲁枢元不同阶段、不同领域的文艺研究,但三者之间具有血脉联系和思想共性,即鲁枢元一以贯之对精神、心灵与内宇宙格外关注。因此“向内转”不仅是鲁枢元1980年代文艺研究的“关键词”,也是贯穿于鲁枢元整个学术生涯的“关键词”,体现了鲁枢元文艺思想的精神底色和学术研究的总体向度。  相似文献   
992.
当今时代人们已经意识到保护自然生态平衡的重要,却忽视了保卫文化生态平衡。语文是文化的重要载体,语文教育,从宏观上看,是一个由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因素动态交互作用的生态系统。在新课标背景下,实现语文教育的生态关怀,重要的是要关怀人的发展,善于利用对话教学营造生态关怀的氛围,充分利用社会实践这一主渠道。  相似文献   
993.
职业教育生态位构建是主体通过改变自身生存策略,来完成对所在区位空间中有关的物质流和知识流的控制,是主体空间选择过程中的一种应激型进化方式和反馈作用。它从根本上打破了体系原有的平衡,为职业教育主体发展提供了动力。研究发现,生态位构建增强了职业教育空间选择效应,使职业教育分化为适应型、发展型和政策导向型三类。产业空间选择通过生态位构建作用为职业教育提供了不同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994.
在分析城市生态安全范畴的基础上,阐明了城市湿地在城市生态安全中的作用和地位,提出了城市湿地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分析成果将增强人们对城市湿地与城市生态安全之间关系的认识,为开展城市湿地的科学保护、建设、开发活动,维护城市生态安全和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95.
温州灵昆岛围垦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温州灵昆岛围垦区土壤为研究对象,进行了Cd、Cr、Cu、Zn、Mn、Ni、Pb、Hg和As的测定及风险评价,为合理规划围垦区土壤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灵昆岛围垦区土壤均受Cd和Hg污染最为严重,其地累积指数高于其他重金属元素,且对土壤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贡献最大.在围垦区内,底泥吹填区土壤中重金属含量最高,其次为农业生产用地.底泥吹填区土壤浸出液具有中等毒性,使热带爪蟾胚胎无法存活,建议在吹填区土壤开发利用之前采取一定的修复.  相似文献   
996.
从渤海海峡跨海通道"零替代方案"的研究视角出发,构建了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对山东省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发展进行测度,并用GM(1,1)模型对结果进行预测.结果表明:2003-2012年社会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呈现出上升的趋势,2003-2012年山东省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度状况良好.根据发展状况,协调发展度可以明显分为3个阶段:2003-2004年为初级协调发展阶段,2005-2009年为中等协调发展阶段,2010年后开始转入良好协调发展阶段.GM(1,1)模型预测结果显示,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度和协调发展度发展趋势将总体上处于先上升后下降状态,且下降趋势明显.  相似文献   
997.
东北地区低能耗生态农宅集成优化采暖技术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阜新地区低能耗生态农宅和传统住宅为研究对象,运用现场实测的方法,从采暖源散热面温度分布、室内热湿环境、室内空气品质及经济性评价等方面对采暖效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集成优化采暖技术在冬季的采暖优势.生态农宅冬季室内环境要明显优于传统住宅,虽然生态农宅初投资增加了18%左右,但每个冬季大约可节省3t的采暖用煤.生态农宅模式符合可持续建筑理念,为东北地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98.
胁迫生态学及恢复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为解决生态退化问题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模式。基于DPSIR模型,通过对西北典型区域甘肃省进行生态胁迫研究,结果表明:嘉峪关市生态环境胁迫指数最高且有上升趋势,亟待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天水、兰州、武威三地近十年来生态胁迫指数有所下降;以上三地近期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较为重视,并有所成效,但仍然需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以改善区域内的环境状况;陇南市和甘南州生态胁迫较小,趋势平稳。以上地区由于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小,因此生态环境相对较好,但由于草场退化加速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其生态环境仍向不利的方向发展,应加快以上地区生态恢复的步伐,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99.
基于苏州2006-2010年相关统计资料,分析当前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土地资源利用方面日益突出的生态安全问题。结果表明,苏州人均土地面积持续降低,生态亏损严重;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空间利用效率不高;耕地量质同降,粮食安全遭受威胁;生态空间相对稳定,生态效益低;中心城区用地结构不尽合理,人居环境有待改善。为此提出转变城市化发展模式、强化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加强城市生态空间建设、优化中心城区土地空间布局等推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00.
中国自然植被物候特征遥感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有的土地覆盖分类数据以及植被-气候分类或分区数据均未考虑各类型或各分区单元内的植物物候差异,也没有排除各分区单元内受人为干扰强烈的区域,从而不利于单独考察植被物候与气候变化的相互作用关系.本文基于1km分辨率的多年SPOT-VGT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NDVI)时序数据,首先依据植被信号强度、植被季相变化强度以及受人为干扰程度将中国自然植被按物候特征划分为极明显、明显、较明显和其他4个一级类别;并进一步利用能够较好反映NDVI时序数据形状特征的光谱角余弦作为相似性测度方法,根据物候相似性对极明显、明显、较明显这3个一级类别分别聚为9、15、7个二级类别;最后采用7个物候指标的变异系数来评价分类效果.结果表明,同已有的植被-气候分类或分区数据(生物气候区、生态区、植被区划、IGBP土地覆盖分类、生态物候区)相比,本文构建的植被物候二级类别具有更为一致的物候特征,该物候分类结果可为植被物候与气候变化关系研究、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模拟、植被物候地面监测站点选址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