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9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41篇
系统科学   44篇
丛书文集   50篇
教育与普及   120篇
理论与方法论   97篇
现状及发展   4篇
综合类   152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87篇
  2013年   99篇
  2012年   104篇
  2011年   129篇
  2010年   124篇
  2009年   131篇
  2008年   142篇
  2007年   143篇
  2006年   128篇
  2005年   138篇
  2004年   99篇
  2003年   80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71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61.
刘恒的《狗日的粮食》从客观描述和主人公的无意识行为两个方面表现出对生命本能的追求,最大限度地还原了那个时代作为生物学意义上的人的生存困境。借用弗洛伊德的相关理论,从作品对性本能、食本能的描述入手,分析了本我对社会道德的限制作用,并结合主人公的无意识行为分析了作品对生命本能的强调,认为作者对人的发展所面临的现实困境作出了客观冷静的展现。  相似文献   
62.
马鸣  赵序茅 《大自然》2014,(6):20-22
<正>广袤的沙漠常年干旱,植被稀少,通常被形容为生命禁区。可是野生动物似乎并不这么认为,它们依靠独特的生存策略,实现了人类眼中一个又一个沙漠生存奇迹。地鸦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什么是荒漠、戈壁与沙漠在我国,对荒漠或沙漠的认识及记载历史悠久,如2000多年前的《禹贡》一书中有"西被流沙(即沙漠)"的记载;《汉书·地理志》也有"白龙堆,乏水草,沙形如卧龙"的记述。白龙堆即今天新疆罗布泊的风蚀雅丹地貌,属于极端干旱地区。也就是说,古人早就注意到了沙漠这一特殊自然地带。然而,时至今日人们经常将"沙漠"与"荒漠"这两个不同的概念混为一谈。  相似文献   
63.
<正>"天干物燥,小心火烛"—这是古装电视剧里经常出现的一句台词,目的是警示人们小心火灾。在本篇文章里,我们将带您穿越时空,回到古代去看看古人对火情的预防和应对。火与中国文化很久很久以前,某一个聪明的先民无意间发现了火的妙用,从此人类告别了茹毛饮血的时代。在没有电的时代,火对于人类的意义极为重大。照明、烹制食物、驱赶野兽,都离不开火的参与。如何取得火种,如何保留火种都成为一项十分重要的生存技能。然而水火无情,火一旦失控,则会对人  相似文献   
64.
<正>我近年来采访的启明星里,70年代末及80年代这一时段的人比例越来越高。我明显感到,这个年龄段的人更少有传统的羁绊,他们更愿意从自己的视角去看周围的世界,去把握自己的人生道路。而且,由于教养相对较好的原因,这一批人普遍知书识礼,尽管面对的生存发展环境和机遇更为严苛,但他们普遍比较开放、乐观。这种感觉已有一段时间,而在我上周访问了去年入选启明星、来自宝信软件的系统架构师沈春锋(上图)后  相似文献   
65.
<正>流言近期,微博上有很多人转发这样一条消息:家里蚊子太多?买株猪笼草试试吧!在家里摆放上食虫植物猪笼草,它会在笼口处散发芳香以吸引蚊子,蚊子一旦落入笼底,就会被笼中液体淹溺而死,并慢慢被猪笼草"消化吸收"。猪笼草能灭蚊,到底是真还是假呢?  相似文献   
66.
目前气候变化已经是人人皆知的现象了。海平面上升,冰川退缩,这些现象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引起了科学家们的广泛关注。随着科学界气候变化意识的加强,与气候相关的研究越来越多,增长非常迅速。而气候研究的主要目的正是理解气候系统中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本质机理,并得到影响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7.
"存在主义意识"是方方关注人的生存世界和生命状态及其价值的一个重要视点。《软埋》借助个体生命与他者及世界的关系以及个人在不同环境中的选择,传达出了对社会的关注和人性的关怀。小说中对个体生命的关注和思考,显示出了怀有承担意识的当代作家特有的人道主义情怀,蕴含着对人类生存处境的根本性思考。本文试图从存在主义的视角阐释《软埋》中所传达的对个体生命存在的质询和守望,解读小说在历史叙事中的人性关照和文化反思。  相似文献   
68.
攀枝花地区是地处攀西大裂谷的一个多民族、多宗教地区,而基督教文化是攀枝花地区比较年轻的外来文化。尽管这一外来文化在攀枝花地区的起源、发展以及经历的主要阶段都充满了艰辛,但它却正在与本地其它文化相融合的过程中茁壮成长。随着时代的变迁,基督教文化在攀枝花地区的生存和发展也面临诸多困难,这是必须面对的事实,但只要基督教文化的传道者和信徒们以及本地政府和相关部门认真贯彻国家的宗教民族政策,切实把宗教文化与当地的民族团结、政治稳定、旅游开发、经济发展和文化进步等结合起来,基督教文化在攀枝花这块热土上仍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9.
王松俊 《创新科技》2007,(10):36-37
<正>人类生存在这个世界需要"真、善、美",即科学之真、宗教之善、艺术之美。诚然,上述真善美之分很是粗糙。科学亦真亦善亦美,宗教亦善亦美似亦真,艺术可美可善亦可真。科学知识之客观规律、符号数字等概念抽象,对于科学家面言,也不乏美感;  相似文献   
70.
 大气环境是动植物生存、经济社会发展、人类生活的重要影响因子。因此,世界各国对大气环境质量越来越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