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系统科学   7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7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班氏跳小蜂Aenasius bambawalei Hayat是扶桑绵粉蚧Phenacoccus solenopsis TinsLey的重要寄生蜂。本文研究了在不同蜂蚧比条件下,班氏跳小蜂对扶桑绵粉蚧的寄生效能,并组建扶桑绵粉蚧自然种群生命表,采用种群趋势指数(Ⅰ)、干扰作用控制指数( IIPC)和排除作用控制指数( EIPC),分析班氏跳小蜂对扶桑绵粉蚧的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当蜂蚧比为2:50时,班氏跳小蜂寄生率最高,达92%;而班氏跳小蜂密度过高或过低均会导致寄生率下降。采用I分析,与对照区相比,放蜂区扶桑绵粉蚧第2、3代的种群趋势指数明显下降;采用IIPC分析,不同放蜂区扶桑绵粉蚧第2、3代自然种群增长的数量最低,分别下降到对照区的24.31%和12.82%,最高分别为34.79%和30.67%;采用EIPC分析,不同放蜂区班氏跳小蜂寄生的EIPC均大于捕食及其它因子,说明“寄生蜂寄生”是控制扶桑绵粉蚧种群动态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22.
以杨梅园等果园害虫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及其蛹期寄生蜂蝇蛹俑小蜂(Spalangia endius)为对象,在温度25±1℃、相对湿度(60±5)%以及光周期14L:10D的室内条件下,构建了蝇蛹俑小蜂实验种群生命表.结果表明雌蜂和雄蜂的成蜂寿命分别为17.28±5.29d和17.97±6.76d,平均每头雌蜂有60.31±35.08个后代,后代中雄性百分比为(28.08±13.29)%.雌雄蜂羽化后的生命期望分别为16.78d和17.47d.在实验条件下,蝇蛹俑小蜂种群内禀增长率(rm)和周限增长率(λ)分别为0.14±0.0009和1.16±0.001;净生殖率(R0)为45.17±1.05;世代时间(T)和种群倍增时间(DT)分别为26.31±0.07d和4.79±0.03d.研究表明,蝇蛹俑小蜂在实验室条件下可以利用黑腹果蝇完成生活史,对果蝇存在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23.
传统的分数年龄假设(fractional age assumption,FAA)形式简单且计算容易,但它们却存在死力函数在整数年龄处有较大跳跃的缺点,并且无法保证能精确地捕捉到生存函数的真实趋势。最小二乘支持向量回归机(least square 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LSSVR)作为机器学习领域的一项经典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对统计数据的回归与分析中。从机器学习的新视角来研究寿险精算理论中的生命表数据,对生存函数数据进行回归,并用成功拟合的生存函数构建死力函数及平均余命函数。LSSVR模型对生存函数拟合的有效性通过Makeham函数来进行验证,并与经典的三个FAA模型进行比较,实验表明,LSSVR模型的回归能力远高于经典的FAA模型。  相似文献   
24.
以种群生命表和生存分析理论为基础,编制了三清山小花木兰(Magnolia sieboldii)天然种群静态生命表,绘制存活曲线、死亡曲线、生存函数曲线,利用谱分析研究了小花木兰种群的更新动态.结果显示:(1)三清山小花木兰种群结构存在波动性,趋于DeeveyⅡ型;(2)小花木兰死亡率和消失率趋势一致,均在Ⅳ和Ⅸ龄级出现峰值;(3)生存函数曲线表明,三清山小花木兰种群中树数量出现锐减现象;(4)谱分析显示,小花木兰种群动存在Ⅸ龄级小周期波动,这一波动与小花木兰进入生理衰老期有关.  相似文献   
25.
为了解集安市清河镇紫椴天然母树林保护区天然紫椴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和生存结构特征,开展样地调查,分析紫椴种群径级结构、空间格局、静态生命表.结果表明:调查区域紫椴种群径级分布呈正偏山状分布,属于衰退型种群;紫椴种群在0~14 m空间尺度上呈聚集分布,在14~50 m空间尺度上呈随机分布.通过对紫椴种群构造的静态生命表发现,种群死亡率和消失率均随径级增大直线上升,生命期望值逐渐减小,种群生存能力逐渐降低;紫椴种群的存活曲线属于Deevey-Ⅱ型,存活率随径级增大直线下降,死亡率直线上升.  相似文献   
26.
以猪血木幼苗为研究对象,在非灭菌条件下进行幼苗接种丛枝菌根的盆栽试验.通过测定幼苗株高、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和叶片数生长动态.结合动态生命表和株高增长动态分析方法.探讨了非灭菌条件下丛枝菌根对濒危植物猪血木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接种丛枝菌根提高了叶片光合色素的含量.显著提高了幼苗的存活率,促进幼苗的株高和叶片生长;动态生命表分析表明.接种丛枝菌根的幼苗在生长初期的48周中无明显的危险死亡期:对照组幼苗存活率曲线为Deevey-Ⅲ型,幼苗在初期表现出较高的死亡率.故接种丛枝菌根能促进猪血木幼苗的生长,增强幼苗对环境的适应性,提高幼苗的存活率.研究结果为该濒危物种的有效保护和种群恢复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7.
28.
兽类学报 1990,10(4):255—262 根据我们收集的106个林麝头骨,依其骨片愈合情况及牙齿的蘑损程度和饲养观察进行年龄鉴定,用曲线拟合法估计各年龄阶段的存活情况,拟编出该地区林麝种群的静态生命表并对此进行了系统分析。1.林麝种群可划分为5个年龄组,即幼仔组、少年组、成年Ⅰ组、成年Ⅱ组和老年组。2.用曲线拟合法估计出林麝各年龄阶段(t)相对于幼仔产出时的存活率(P(t)),当t=0时,P(t)=100,当2.5≤t≤20时,P(t)=105.116798e~(-0.2825561);当t≥20时,P(t)=0;3、不同年龄阶段林麝的雌雄性比不同,未成年阶段接近1:1,成年Ⅰ阶段为1.77:1,成年Ⅱ阶段为2.80:1,老年阶段为1:2。4、林麝的内禀增长率为0.071,平均世代时间为9.511年,净生殖率为1.5873,林麝6—8岁时繁殖率最高为3.0048。  相似文献   
29.
本文建立了柑桔主要病害螨———桔全爪螨的实验种群生命表.该螨从卵到蛹期的死亡率在20℃下为651%;在30℃下为439%.其中,蛹的死亡率最高,在20℃下为333%;而卵的死亡率在25℃下最低,为65%.在三个温度中,雌性性比均高于50%,随着温度从20℃升高到30℃,其性别比从57%上升到75%.该螨的平均产卵量在25℃下最高,为241枚;在20℃和30℃下,产卵量分别为127枚和20枚.三个温度下的种群趋势指数均大于1,其中在25℃达到最大,为105;在20℃下最低,为352.对死亡率、性比、产卵量的综合分析表明,20℃为桔全爪螨繁殖的最适温度.  相似文献   
30.
太白山林线附近太白红杉种群的生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分析太白山林线区域的太白红杉种群的生存状况,在林线附近设置了1个100m×100m的样地,采用侧生轮枝计数或WinDENDRO系统确定个体年龄.调查数据经匀滑技术处理,编制了太白红杉种群特定时间生命表,绘制了太白红杉种群的存活曲线、死亡率曲线和消失率曲线.结果表明:林线地段太白红杉种群存活曲线位于DeeveyⅡ型和DeeveyⅢ型之间;林线地段太白红杉种群整个生长期中出现了两个死亡高峰期:一个出现在中龄时期(70-80年),另一个出现在老龄时期(180-190年).总体看来,林线区域太白红杉的幼苗很少,更新较差,种群很不稳定,应加强对该地段太白红杉种群的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