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系统科学   9篇
丛书文集   16篇
教育与普及   5篇
理论与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19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71.
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理论渊源可以追溯到古典经济学的重农学派。人类在经历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知识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也一直在发展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分配制度。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实践证明按生产要素分配适应了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按生产要素贡献参与分配也是我国经济体制变革对分配制度的必然要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寻求合理的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实现形式,必须在借鉴别国经验基础上,不断探索并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72.
如何加强对企业核心员工的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兵 《河南科技》2006,(1):16-17
核心员工,是企业最活跃和最具创造力的生产要素。按照著名社会经济学家巴特莱的“二八”理论,占企业人员总数20%的核心员工,集中了企业80-90%的技术和管理,创造了企业80%以上的财富和利润,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灵魂和骨干。换句话说,企业之间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是否拥有、用好和留住了这20%的核心员工,“千军易得,一将难求”的古训也证明了这一点。但同时,由于核心员工具有较好的技术水平、业务能力、管理经验及创新能力,便成为人才市场的主要争夺对象。而他们一旦“跳槽”,将对企业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于是,如何运用正确的管理策略来留住企业的核心员工,便成为需要大家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一、核心员工的特征核心员工,不仅要具有丰富的行业经验,还要具有高超的专业知识和管理技能。核心员工的缺位,将会带来企业内连锁的、甚至是更大的损失。由于自身价值的不可替代性,核心员工往往会拥有不同于普通员工的心理特征及行为模式。因此,充分了解其独特的心理特征及行为模式是吸引、留住核心员工的前提。1.价值优越感。核心员工的价值来源于其区别于其他员工的独特能力,这种能力具有不可复制、难以模仿性,并能为企业带来超额价值。这种独特的能力使核心员...  相似文献   
173.
一、搞活农产品流通对实现农业产业化的重要意义 “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科技为支撑,围绕主导产业,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形成以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集种、养、加、产、供、销于一体的经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是农业产业化的基本涵义。其中,“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既是经济规律的基本要求,也是农业产业化的核心。我们知道,市场需要依靠生产来支撑,特别是要依靠规模生产来支撑;生产要靠经济效益来驱动,特别是规模生产更需要经济效益来驱动;效益则需要通过市场流通来实现。由此可见,市场流通是实现经济效益的关键环节,也是农业产业化的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74.
第一生产要素:形成生态环境危机的关键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的生态环境危机是由人类过度的生产活动造成的,人类的生产活动是由生产方式决定的,而生产方式又是由"第一生产要素"决定的,由此得出一个推论:"第一生产要素"是认识生态环境危机是如何形成的关键因素.本文通过逻辑推理和人类发展历史的实证分析了各个历史阶段的生态环境问题的特征,并提出了现在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所应面对的不同问题.  相似文献   
175.
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全球范围的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加快,IT产业正加速与传统经济融合,为我们提升科技创新能力,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提供了机遇。  相似文献   
176.
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新的社会条件下,结合实际,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主要解决生产要素分配与劳动价值论、科技工作和经营管理劳动能否创造价值、非劳动生产要素是否创造价值三个理论认识问题。  相似文献   
177.
五行说中的金、木、水、火、土并不是构成世界的五种元素,而是中国上古定居农业时代的五大生产要素.五行相生相克关系是对当时农业社会中的重要生产过程和方法的反映和总结.从技术的角度探讨五行学说的起源,为理解中国古代科技和文化提供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8.
科技生产力是从事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的能力,是社会生产力的一个方面。农机科技机构是基本的生产单位,需要人财物的投入,要通过市场机制辅以政府调控的手段优化配置生产要素,促进其生产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9.
一、技术市场与其他生产要素市场之间的关系1.技术市场与信息市场的关系在技术市场里,信息的存在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技  相似文献   
180.
阐明了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理论内涵及特征,论述了坚持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必然性及依据,提出了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