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系统科学   9篇
丛书文集   16篇
教育与普及   5篇
理论与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19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61.
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开发建设是辽宁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件大事,必将对辽宁和东北地区以至全国的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有必要对辽宁省生产要素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2.
新疆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协整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产业结构是指生产要素在各产业部门之间的比例构成和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联系。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两者之间具有相互制约和促进的辩证关系。不同的产业结构会产生不同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3.
关于谁为我国国有股份制企业的主人,是目前我国经济理论界正在探讨的问题,观点众多.本文主要从定义企业的主人入手,根据企业主人判定“三原则”,即实际决策性原则、风险与利益共享原则、知情原则来论证我国国有股份制企业的真正主人是经营者和职工.  相似文献   
164.
我国当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转型时期,决定我国经济状况及其发展趋势的生产基本要素的特点,已有了一个明显的变化,具体体现在知识资源、技术力量、管理水平。文化背景影响着人们追求科学和市场的态度。然而我国社会转型期基本生产要素受着封建等级制下的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以农为本、以商为末的重农抑商政策,重人治而不重法治、重治人而不重治经济,科举取士、读书做官的教育观和培养人才制度等文化因素的制约。因此,我们应当从改变从事科学研究的错误观念、营造学术自由的科学研究氛围、提高科学工作者本身的素质等三个方面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创造有利的人文氛围。  相似文献   
165.
正确处理好城乡发展中的人口迁徙问题,这是解决好城乡一体化中其他问题、建直和完善城乡一体化体制机制的基础。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速度加快,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流动成为生产要素在地区之间变动的一个丰要趋势。  相似文献   
166.
冯振宇 《科学之友》2011,(3):108-109
笔者结合实际施工工作经验,从施工项目管理的内容以及施工项目管理程序,对施工项目目标控制管理、施工项目生产要素管理及施工项目经营管理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67.
一、施工项目管理的内容和特点施工项目管理是为使项目实现所要求的质量、所规定的时限、所批准的费用预算所进行的全过程、全方位的规划、组织、控制与协调。项目管理的对象是项目,由于项目是一次性的,故项目管理需要用系统工程的观念、理论和方法进行管理,具有全面性、科学性和程序性。  相似文献   
168.
陈治光 《科技潮》2007,(12):14-15
互联网科技的日新月异,让我们居住的这个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各个国家各种产业相互交织,生产要素全球流动,发展进程彼此依存。在这个大潮下,一种基于网上网下相连接,虚拟与现实互动的经济模式已经悄然产生了,上个世纪随着网络游戏在世界的兴起,这个经济模式的雏形已经开始显现。日前,我国首个面向全球提供运营服务的虚拟与现实互动的经济区——中国虚拟经济区在石景山区正式启动建设。这标志着虚拟与现实互动的、一个新的产业发展时代拉开了序幕。  相似文献   
169.
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理论渊源可以追溯到古典经济学的重农学派。人类在经历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知识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也一直在发展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分配制度。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实践证明按生产要素分配适应了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按生产要素贡献参与分配也是我国经济体制变革对分配制度的必然要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寻求合理的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实现形式,必须在借鉴别国经验基础上,不断探索并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70.
如何加强对企业核心员工的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兵 《河南科技》2006,(1):16-17
核心员工,是企业最活跃和最具创造力的生产要素。按照著名社会经济学家巴特莱的“二八”理论,占企业人员总数20%的核心员工,集中了企业80-90%的技术和管理,创造了企业80%以上的财富和利润,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灵魂和骨干。换句话说,企业之间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是否拥有、用好和留住了这20%的核心员工,“千军易得,一将难求”的古训也证明了这一点。但同时,由于核心员工具有较好的技术水平、业务能力、管理经验及创新能力,便成为人才市场的主要争夺对象。而他们一旦“跳槽”,将对企业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于是,如何运用正确的管理策略来留住企业的核心员工,便成为需要大家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一、核心员工的特征核心员工,不仅要具有丰富的行业经验,还要具有高超的专业知识和管理技能。核心员工的缺位,将会带来企业内连锁的、甚至是更大的损失。由于自身价值的不可替代性,核心员工往往会拥有不同于普通员工的心理特征及行为模式。因此,充分了解其独特的心理特征及行为模式是吸引、留住核心员工的前提。1.价值优越感。核心员工的价值来源于其区别于其他员工的独特能力,这种能力具有不可复制、难以模仿性,并能为企业带来超额价值。这种独特的能力使核心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