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1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2篇
系统科学   8篇
丛书文集   17篇
教育与普及   12篇
理论与方法论   9篇
综合类   28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目前,甘蔗种植耗时长、劳动强度大,人们需要提高种植过程的机械化和智能化水平,而YOLOv3算法可以为机械数据采集和实时处理提供有力支持,因此有必要基于YOLOv3对甘蔗茎节实时动态识别与机械臂轨迹仿真进行研究.本文通过提取甘蔗茎节信息和构建YOLOv3网络结构对甘蔗茎节进行实时动态识别,提高识别效率和精确度;通过建立机...  相似文献   
92.
本项目针对糖料甘蔗遗传基础狭窄,以及80%以上种植在无灌溉条件的旱地,适合于广大旱地推广种植的优良品种缺乏,且冬季偶因低温冰冻造成严重损失等生产实际问题,选用亲缘关系较远的品种(系)作为杂交双亲,通过地理远缘和属间远缘杂交的途径扩大品种的遗传基础,以自然胁迫与人工胁迫相结合、形态学标记选择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相结合的方法筛选后代,较好地解决了甘蔗遗传基础狭窄的技术难题,有效地提高了育种效率。  相似文献   
93.
民国时期广东甘蔗栽培技术的分期,以民国初至20年代末为前期.期间,甘蔗的传统栽培技术几乎完全保留着它的原生形态,近代技术的渗透非常缓慢,对传统技术的影响相当微弱.“原生形态”的甘蔗传统栽培技术大致停留在清代的水平,其中耕、除草,耕作保墒,补苗、防治病虫害,甘蔗与其他作物间作轮种方式等,都是广东珠三角区极具特色的栽培技术.从本质上说,广东甘蔗传统栽培技术的原生形态只是处于经验农学阶段,但在民国广东“糖业复兴”动动中,被吸收、传承,构成民国时期广东地区甘蔗栽培技术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4.
竹黑粉病及其病原菌(Ustilago shiraiana P.Henn)生物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竹黑粉病发生在毛竹、淡竹等多种竹种上。每年发生一次,春梢产生黑粉后即枯死,第二次梢不发病。病笋端部也产生黑粉,引起退笋。  相似文献   
95.
在山西永济地区中元古代晚期地层北大尖组产出丰富的、保存良好的有机壁化石, 其中有大量带刺疑源类, 在形态上和超微结构上有与沟鞭藻相似的特征(如双层壁结构和板片构造), 它们可能是最早的沟鞭藻化石. 为了进一步探讨这些有机壁化石的生物亲缘关系, 对这些有机壁化石进行了热模拟实验并分析了其热解产物, 在热模拟产物中检测到沟鞭藻的生物标志化合物——甲藻甾烷, 因此证实了形态学上的推断. 这一研究将沟鞭藻分子化石的记录提前了1~4亿年, 可能的实体化石记录提前了7~9亿年, 同时与分子钟的推测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96.
简要阐述了甘蔗杂交亲本的盆栽技术,并指出盆栽过程中育出具有促够株龄的健壮植株应注意的四个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97.
本文根据海南当前旱坡地宿根蔗发芽少和成苗率低等问题,笔者从1989年开始进行“免烧保湿”处理旱坡地宿根蔗的试验。其结果表明:“免烧保湿”法对旱坡地宿根蔗的发芽、成苗和生长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对夺取旱坡地宿根蔗高产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8.
民国时期广东甘蔗传统栽培技术的原生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国时期广东甘蔗栽培技术的分期,以民国初至20年代未为前期.期间,甘蔗的传统栽培技术几乎完全保留着它的原生形态,近代技术的渗透非常缓慢,对传统技术的影响相当微弱.“原生形态”的甘蔗传统栽培技术大致停留在清代的水平,其中耕、除草,耕作保墒,补苗、防治病虫害,甘蔗与其他作物间作轮种方式等,都是广东珠三角区极具特色的栽培技术.从本质上说,广东甘蔗传统栽培技术的原生形态只是处于经验农学阶段,但在民国广东“糖业复兴”动动中,被吸收、传承,构成民国时期广东地区甘蔗栽培技术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9.
从蔗种的育成与管理、整地与种植方法、苗期与生长期管理、灌溉、收获与原料蔗的选择、轮作间种、病虫害防治、肥料施用等八个方面,论述了民国时期广东甘蔗栽培技术的先进水平.认为广东“糖业复兴”运动前后的甘蔗栽培技术,在传统技术的基础上,大步跨入了常规农业阶段.由于近代农学理论的指导,学者们对本地特色传统栽培技术作了科学的阐述,使近代技术向传统技术渗透并结合;同时又根椐本地风土,将外来的栽培技术揉合于本地技术之中,从而形成了颇具特色的甘蔗栽培技术形态.  相似文献   
100.
用实方法讨论了B-值正规鞅Hardy与BMO空间的内插空间及内插空间的共轭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