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8篇
丛书文集   11篇
教育与普及   11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25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甘油-3-磷酸酰基转移酶(GPAT)是三酰基甘油(TAG)合成过程中的关键酶.以谷氨酸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CG14为研究对象,利用生物信息学预测了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 ATCC13032编码GPAT的多个候选功能基因,并选择其中之一cg2777基...  相似文献   
102.
研究了残留甘油和氯化钠对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增稠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甘油使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增稠性能随残留量增加而逐渐减弱,同时体系低温透明性保持良好,有利于扩大配方适应性;氯化钠则使其增稠性能增强,且氯化钠质量分数为0.8%时体系粘度即可达到峰值,但存在低温浑浊现象。PH值增加,各体系增稠性能随之下降,其中氯化钠体系下降较甘油大。  相似文献   
103.
104.
淀粉/PVA共混物的最佳组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单螺杆挤出塑化的方法,以玉米淀粉为主要原料,用正交分析法研究了淀粉,聚乙烯醇、甘油体系中各组分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得出力学性能最佳的组成,并利用计算机辅助处理,导出反映这种影响关系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05.
回用酵母发酵生产甘油的发酵周期比一次性菌种发酵短40~60h,平均产甘油率(846%)、转化率(416%)与一次性菌种发酵相当.采用回用酵母、高营养、低初始糖浓度、分批补料的工艺,不仅发酵周期短,而且平均产甘油率达1002%,转化率达46%,残糖较低,因此,此工艺对目前许多甘油发酵厂家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6.
研究甘油对红曲霉CG-6莫纳可林K合成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和荧光定量PCR法测定莫纳可林K产量及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甘油浓度在0~12%时,随其浓度增加,胞内和胞外总莫纳可林K积累量呈先增加后减少趋势,甘油浓度为8%时,胞内和胞外总莫纳可林K积累量均达到最大,分别为9474.4、7005.8μg/(g干菌重);甘油浓度为8%,随着培养时间延长,莫纳可林K合成相关基因mokA、mokD、mokE、mokG、mokH、mokI表达量较对照组逐渐升高,mokB、mokC表达量变化不大,mokF表达量逐渐下降;甘油浓度大于8%培养9d时,mokB、mokC、mokD、mokE、mokF、mokG、mokH出现下调趋势。实验结果为研究甘油等碳源对红曲霉次级代谢产物合成及相关基因表达影响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7.
利用组成型卡那霉素抗性基因启动子(Pkan),在肺炎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pneumoniae)中过表达大肠杆菌醛脱氢酶基因ald H,获得重组菌K.p(p ETPkan-ald H)。微氧摇瓶发酵表明,该重组菌可高效利用甘油生产3-羟基丙酸,产量为0.47 g/L,较野生菌提高89.5%,甘油转化率、单位菌体产量分别提高100%和92%。5 L发酵罐微氧流加发酵表明,该菌3-HP产量达15.28 g/L,甘油转化率、产率分别为13.02%、12.73%。  相似文献   
108.
酵母菌的厌氧发酵机制是微生物发酵机理的重要内容之一.然而,目前教材编排仍主要以产品进行分类,且代谢流过于复杂,使知识晦涩难懂.本研究以酵母菌为主旨,简明扼要地汇总分析了不同发酵条件下其发酵机制,使学生更容易掌握该知识点,促进其对微生物发酵机理知识的融会贯通,提升学习品质.  相似文献   
109.
以正交试验测取的多项结果指标,采用分组统计的方法,进行F方差检验证明:发酵液中残留还原糖、菌体数量(OD680nm值)和丙三醇之间存在着极显著相互制约关系.在本实验条件下,当控制菌体增长浓度为OD680nm值0.622,还原糖质量分数为1.67%时,丙三醇产生量最多.  相似文献   
110.
分光光度法测定皂化黑水中甘油的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甘油与Cu(OH)2作用得甘油铜,用分光光度计在630nm处测其吸光度,采用工作曲线法确定甘渍含量,本法简便,迅速,准确度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