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77篇
  免费   155篇
  国内免费   95篇
系统科学   10篇
丛书文集   126篇
教育与普及   92篇
理论与方法论   8篇
现状及发展   23篇
综合类   3968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88篇
  2022年   87篇
  2021年   113篇
  2020年   68篇
  2019年   90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80篇
  2016年   118篇
  2015年   121篇
  2014年   201篇
  2013年   199篇
  2012年   216篇
  2011年   252篇
  2010年   250篇
  2009年   250篇
  2008年   228篇
  2007年   218篇
  2006年   119篇
  2005年   140篇
  2004年   126篇
  2003年   106篇
  2002年   128篇
  2001年   107篇
  2000年   107篇
  1999年   77篇
  1998年   87篇
  1997年   66篇
  1996年   64篇
  1995年   69篇
  1994年   75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57篇
  1991年   58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45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5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崇明游泳馆采用钢?胶合木混合网壳结构。通过对胶合木力学特性和游泳馆结构静力的分析,计算屋面网壳结构钢和胶合木的合理应用范围。讨论了钢夹板木结构连接节点刚度对结构整体刚度的影响,并通过节点试验得到了节点的实际刚度。参考《空间网格结构技术规程》中关于网壳结构的稳定性分析和极限承载力的计算方法,考虑木材的材质缺陷和无塑性发展能力,钢?木混合网壳结构的弹塑性极限承载力安全系数建议取4.2。  相似文献   
112.
对热轧马氏体双相钢和贝氏体双相钢进行扩孔试验,利用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2种双相钢扩孔裂纹和断面组织进行分析,研究2种双相钢的扩孔开裂机理,并分析预制孔为冲孔时的扩孔率小于预制孔为钻孔时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热轧贝氏体双相钢断口微观形态的主要特征是韧窝,开裂类型属于穿晶延性断裂。热轧马氏体双相钢断口微观形态的主要特征是舌状花样,开裂类型属于沿晶脆性断裂。预制孔为冲孔时扩孔率较低的主要原因是扩孔过程在圆孔边部产生加工硬化层和毛刺,且加工硬化层起着主导作用,如在扩孔前用砂纸或锉刀去除2 mm厚加工硬化层和毛刺,或采用钻孔等方法加工中心孔,其扩孔率将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113.
为研究SWRS82B钢不同条件下进行的大过冷工艺所形成的渗碳体形态对珠光体亚结构组织及性能的影响,制定相关热处理工艺:将试样在880℃奥氏体化15 min后,以70,100,200℃/s的冷速过冷到300℃等温3~15s,之后升温至珠光体区等温1min,最后快冷至室温.通过SEM和TEM观察,以及MTS拉伸试验机得到的数据,结果表明,在过冷时间为3s的前提下,随着冷速的增长,渗碳体由完整片层状发生不同程度的碎化.在200℃/s时,渗碳体已经大面积碎化,并发现大量的纳米级渗碳体,抗拉强度表现为先降低后升高,伸长率持续升高.当冷却速度为70℃/s时,随着过冷时间的延长,抗拉强度和伸长率都表现为先降低后增大的特点.纳米渗碳体随着过冷时间的延长开始减少,到达15s时,开始出现了贝氏体组织.  相似文献   
114.
讨论55SiMnMo钎钢在正火(连续空冷)和等温条件下所转变的贝氏体,分析这两种贝氏体的形貌和形态差异.研究结果表明:55SiMnMo钢加热(超过AC3点)奥氏体化后,正火(连续空冷)获得的金相组织是B4型无碳化物上贝氏体(铁素体+富碳奥氏体);在等温条件下:等温的温度达到或超过400℃,长时间等温的金相组织是B2型,B4型混合贝氏体,B2型的比例多过B4型(以B2型为主),短时间的等温则是以B4型为主;等温的温度低过400℃,即使长时间等温,其金相组织仍是B4型贝氏体.  相似文献   
115.
随着火力发电厂锅炉机组和规模容量向高参数、大容量发展,要求电厂储煤量也越来越大,如何提高场地的利用率,缩小占地面积,降低土石方量,并提高煤场作业自动化水平,安全水平及环保水平是国内现代化火力发电厂储煤场发展需解决的焦点问题。  相似文献   
116.
为研究w(Co)对CB2钢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调整CB2钢中w(Co)为0.5%,1.0%,1.5%,2.0%和3.0%.利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室温拉伸等检测方法研究w(Co)对试验钢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合Thermo-Calc和JMatpro-7.0模拟结果解释其影响机理.研究发现:w(Co)增加提高铬当量的值,使试验钢中δ铁素体含量减少,当w(Co)增加到1.5%时,δ铁素体基本消失;材料的抗拉强度随w(Co)的增加而增加,而延长率则先增加后降低;结果表明,w(Co)为1.5%时综合性能较好,即抗拉强度达到805.13MPa,延长率达到20.4%,布氏硬度为260.  相似文献   
117.
本文介绍了缅甸密松其培河电源电站钢岔管用爆炸法消除焊接应力的工艺,应力测试方法和检测结果。  相似文献   
118.
对ASP生产Ti-IF钢的退火再结晶过程分别进行了罩式退火和连续退火模拟实验,通过金相组织观察和力学性能检测,并结合X射线衍射和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从不同的实验角度对再结晶组织和织构的形成及演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由于罩式退火和连续退火两者的热历史过程不同,其再结晶组织转变温度及晶粒度有所不同,但是再结晶核心的形成位置及演变方式趋于一致,形核方式趋向于择优形核.  相似文献   
119.
随着门式刚架轻型房屋结构在我国的不断普及,业主出于防火及防腐等各种原因,在工程实际应用中出现了一类新的结构类型:采用轻型屋盖的钢梁+混凝土柱的钢-混凝土混合排架结构。这种外观类似门式刚架的混合结构与真正的门式刚架受力模式是完全不同的,在设计上存在较多需要注意的问题,该文将对这种结构的受力特点及设计方法进行讨论,分析其设计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并结合南京地铁车辆段基地的结构设计分析这种结构体系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20.
钛-钢复合板:用爆炸或爆炸-轧制方法使钛(复材)与普通钢(基材)达到冶金结合的金属复合板。目前,电力建设中烟囱内筒基本采用钛-钢复合板设计方案。本文对钛-钢复合板加工、焊接时存在的难度和特殊性比较全面地叙述。分析了焊接产生的缺陷和处理方法,对坡口形式、焊材选择、气体保护措施及清洁措施进行了详细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