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篇
丛书文集   11篇
教育与普及   45篇
理论与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17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今日科技》2001,(8):55-57
在刚刚告别的20世纪里,人类在科 学技术的各个领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 步。这些崭新的科学技术使整个人类在生 活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同时,它们也为科学技术的进一步飞速发 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那么,在新的世纪 里,世界各国的科学家们为自己确定了哪 些攻关项目?2001年1月份法国的《科学 与生活》杂志系统地介绍了21世纪21个 宏大的攻关项目,这些项目关系到人类生 活的方方面面。毫无疑问,如果这些项目 的攻关都能或大都能以取胜而告终,那 么,人类的未来生活肯定将会更加丰富多 彩、美仑美奂。现将这…  相似文献   
172.
奇云 《科技潮》2013,(2):60-63
每年年底,科学界顶级刊物美国《科学》(Science)杂志都会评选出年度十大科学突破。2012年12月20日,年度十大科学突破如期公布,希格斯玻色子等科研成果榜上有名,现解读如下。N01,希格斯玻色子希格斯玻色子(Higgs Boson)是当代粒子物理学"标准模型"理论所预言的一种粒子。一旦验证了希格斯玻色子的存在,物质质量起源之谜将会被彻底揭开,粒子物理学的"标准模型"理论就取得了圆满成功。然而,这个神秘的"上帝粒子",一直和人们玩着"躲猫猫"的游戏。为了  相似文献   
173.
文章总结了最概然分布理论推导所需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结论,在基本概念的表达、基本结论的理解和所有相关知识点的关联上提出一些体会与心得。  相似文献   
174.
电弱规范玻色子之间的反常相互作用对于进一步检验标准模型和寻找超出标准模型的新物理信号都具有重要意义.首先详细推导了粒子物理标准模型中电弱规范玻色子自相互作用的显示形式,然后在介绍探索新物理的有效拉氏量方法基础上,用有效拉氏量方法给出了电弱规范玻色子间反常相互作用的具体形式.根据洛仑兹结构的不同,这些反常相互作用被分成3类:(1)只含Higgs场协变微商的项;(2)同时含Higgs场协变微商和规范场强张量的项;(3)只含规范场强张量的项.  相似文献   
175.
《创新科技》2012,(1):30
<正>欧洲科研人员13日宣布,他们可能"瞥见"希格斯玻色子,但现有数据无法确切证实。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科研人员当天在日内瓦告诉媒体记者,两项强子对撞实验项目ALTAS和CMS有一些相似发现,让科研人员颇为兴奋。ATLAS实验发言人贾诺蒂和CMS实验发言人托内利13日表示,鉴于大型强子对撞机2011年良好的运行情况,  相似文献   
176.
根据费米型质子P+1F、中子n0F、电子e-1的超对称性伴子玻色型+1B、0B、U-1e,B粒子,讨论反氢原子的结构,计算费米型氘核P+1Fn0F和玻色型氘核P+1Bn0B结构函数的矩,结果发现反氢原子的结构与目前观测到费米型反氢原子不同,氘核P+1Fn0F结构函数的矩的理论值与实验数据较好相符,P+1Bn0B结构函数的矩的计算结果比P+1Fn0F要大,增大的值是由于费米型中性矢量反轻子0F,T结构函数的贡献所致.  相似文献   
177.
应用SO(6)的高阶项[Q(0)×Q(0)×Q(0)](0)代替SU(3)的四极-四极相互作用研究了176 Os和178 Os核的性质.首先研究了能谱和能级比,并和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发现用SO(6)的高阶项代替SU(3)的四极-四极相互作用可以更好地符合实验数据.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同带跃迁和异带跃迁B(E2)的比,结果表明,用SO(6)的高阶项可以更好地符合X(5)核特征.  相似文献   
178.
根据费米型质子 P+ 1 F 、中子 n0F、电子 e- 1的超对称性伴子玻色型 P+ 1 B 、n0B、U- 1 e,B粒子 ,讨论反氢原子的结构 ,计算费米型氘核 P+ 1 F n0F 和玻色型氘核 P+ 1 B n0B结构函数的矩 ,结果发现反氢原子的结构与目前观测到费米型反氢原子不同 ,氘核 P+ 1 F n0F 结构函数的矩的理论值与实验数据较好相符 ,P+ 1 B n0B结构函数的矩的计算结果比 P+ 1 F n0F 要大 ,增大的值是由于费米型中性矢量反轻子 l0F ,T结构函数的贡献所致 .  相似文献   
179.
180.
Using interacting boson model, shape phase transitions from U(5) to 0(6) and from U(5) to SU(3) are studied in the space of two control parameters. Some simple shape phase diagrams in terms of the order parameter and one of the control parameters are presented. Spectra and E2 transition rates are used to construct observables. It is shown that these observables exhibit the behavior of the shape phase transition, namely a peak structure at and after the critical poi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