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886篇 |
免费 | 144篇 |
国内免费 | 59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7篇 |
丛书文集 | 97篇 |
教育与普及 | 39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16篇 |
现状及发展 | 9篇 |
研究方法 | 1篇 |
综合类 | 1920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0篇 |
2024年 | 35篇 |
2023年 | 40篇 |
2022年 | 57篇 |
2021年 | 49篇 |
2020年 | 58篇 |
2019年 | 43篇 |
2018年 | 17篇 |
2017年 | 28篇 |
2016年 | 28篇 |
2015年 | 47篇 |
2014年 | 82篇 |
2013年 | 101篇 |
2012年 | 90篇 |
2011年 | 106篇 |
2010年 | 84篇 |
2009年 | 109篇 |
2008年 | 91篇 |
2007年 | 104篇 |
2006年 | 81篇 |
2005年 | 77篇 |
2004年 | 95篇 |
2003年 | 76篇 |
2002年 | 62篇 |
2001年 | 65篇 |
2000年 | 64篇 |
1999年 | 46篇 |
1998年 | 44篇 |
1997年 | 40篇 |
1996年 | 45篇 |
1995年 | 38篇 |
1994年 | 38篇 |
1993年 | 21篇 |
1992年 | 22篇 |
1991年 | 20篇 |
1990年 | 14篇 |
1989年 | 30篇 |
1988年 | 6篇 |
1987年 | 6篇 |
1986年 | 7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0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41.
用异丙醇作为分散介质,对电泳沉积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涂层进行了系统研究,经过制备稳定的悬浮液、电泳沉积,高温烧结等过程,在Ti6A14V合金上得到表面均匀的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涂层,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等技术对羟基磷灰石颗粒的物相和沉积层的表面进行了表征,研究了电泳时间与电泳沉积量和电流密度,电泳沉积量和电泳电压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讨论了这些实验参数对电泳沉积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2.
KY-HVO/AF多功能超音速火焰喷涂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空气动力学、传热学和智能控制理论 ,采用射流雾化喷咀、高压燃烧室、电火花点火、拉伐尔加速喷咀、径向送粉和智能检测与控制技术 ,设计了多功能超音速火焰喷涂系统 .系统具有HVOF和HVAF的喷涂功能 ,可分别使用氧气与空气进行喷涂 ,也可使用氧气与空气的混合气体进行喷涂 ,焰流速度和温度连续可调 ,焰流速度达到 2 2 5 0m/s .系统点火可靠 ,冷却效率高 ,送粉效率高 ,控制智能化 ,可制备高质量金属陶瓷、金属及合金涂层 .制备的涂层质量高 ,结合强度超过 70MPa ,孔隙率低于 1% .喷涂的WC - 12Co涂层中出现了大量的非晶态结构和纳米级晶 相似文献
143.
采用电弧喷涂法在45#钢表面制备了1Cr13,3Cr13,T8三种防磨损涂层,通过硬度、强度、磨损试验性能测试、用碳硫分析仪检测其碳元素含量及在金相显微镜上观察其组织形貌的方法,对3种涂层的性能给出了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3Cr13涂层的硬度、强度及耐磨性均大大高于1Cr13涂层和T8涂层。T8涂层的强度及耐磨性均低于1Cr13涂层,而硬度却高于1Cr13涂层。铬元素对改善3Cr13涂层性能比改善1Cr13涂层性能所做贡献大,因此应优先选用3Cr13涂层对轴件进行修复及表面强化。T8涂层中由于碳元素被大量烧损,导致涂层氧化严重,孔隙率高,这是造成涂层硬度和强度不高及耐磨性较差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4.
在Cr12钢基体上用PCVD法沉积TiN涂层后,再进行热处理强化基体的研究,结果表明,热处理后,PCVD-TiN少层的显微硬度略有提高。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经过热处理后,PVCD-TiN涂层的晶体结构更趋于完整,其晶面间距也更接近或达到TiN晶面间距的标准值。 相似文献
145.
采用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能谱分析(EDS)等手段,研究了喷瓷管道用玻璃釉料对碳钢基体的润湿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底釉的润湿面积随着温度的升高和恒温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在一定的温度和时间下达到最大值。增加基体表面粗糙度和减小面釉在底釉中的含量,可促进润湿性的改善。基体金属进入界面过渡层以及界面过渡层富集密着剂都有利于釉料润湿基体。 相似文献
146.
阐述了利用纳米硬度计研究涂层纳米力学特性的纳米压痕方法以及涂层纳米力学特性、附着、断裂韧性的评定指标 ,分析了载荷P与压入深度h关系曲线和载荷P与压入深度平方h2 关系曲线的特征 ,并提出用P -h和P -h2 关系曲线完整描述涂层纳米力学特性的方法 P -h2 曲线与P -h曲线一道就可完整反映涂层界面失效、断裂失效的整个过程 应用该方法对化学气相沉积 (CVD)TiN/Ti(C ,N) /TiC/Ti(C ,N) /TiCTi(C ,N) /TiC七层耐磨硬涂层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其具有较高的硬度、韧性和耐磨性 相似文献
147.
抗氧化石墨材料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一种新工艺——泥浆凝胶工艺制备了石墨材料抗氧化梯度膜,通过初级泥浆涂层和合理的实验参数控制,生成了致密的SiC涂层。通过X射线衍射对涂层进行晶相分析,用扫描电镜分析涂层的成分,证实涂层中SiC浓度呈梯度分布,因而缓和了涂层与基体间的热应力。氧化实验表明样品在1000℃下氧化300h、1400℃200h以及1600℃、20h样品质量没有任何损失。1400℃下经20个热循环试验后样品完好无损 相似文献
148.
以吲哚-2,3-环氧化合物和商品化的酸为主要反应物,经环氧的酸开环反应,可以高收率地得到一系列的酯基取代的二氢吲哚化合物.该方法简便高效,首次实现了吲哚-2,3-环氧化合物在酸性条件下的开环反应,为酯基取代的吲哚化合物的合成提供了一种新的合成方法. 相似文献
149.
为探索涂层内部缺陷结构对大气等离子喷涂热障涂层(APS-TBCs)抗冲蚀的影响,建立了含有大量随机分布圆形孔隙的大气等离子热障涂层模型。基于显式动力学算法并结合脆性断裂准则,模拟了粒子冲击作用下陶瓷层内裂纹扩展、冲蚀破碎等失效现象,获取了陶瓷层内孔隙半径(0.1~5μm)、孔隙率(0~20%)等关键参数与冲蚀质量之间的内在关系。仿真结果表明,圆形孔隙结构会使热障涂层冲蚀性能发生改变;对于某特定孔隙率存在最优孔隙半径,使其抗冲蚀性优于无孔隙结构的热障涂层;对于某特定孔隙半径,随着孔隙率的增加涂层冲蚀质量逐渐趋于稳定。此项研究可为预测涂层服役寿命、改进等离子喷涂制备工艺、提高其抗冲蚀能力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0.
以纳米碳管为碳源、模板和金属钒粉末为原料,在KCl-LiCl熔盐体系中于650~850 ℃条件下成功地合成碳化钒涂层纳米纤维,并通过XRD和SEM对反应得到的碳化钒涂层纳米纤维的结构与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碳钒摩尔比对碳化钒晶体的生长和产物的物相组成有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