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4篇
教育与普及   6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13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谭德彪 《攀枝花学院学报》2005,22(4):110-113,119
本文从攀枝花市开始进行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的时间和项目入手,介绍了不同时段的监测点位、监测项目和各个时期相关标准的变化情况,并详细阐述了目前攀枝花市四个功能区的环境空气质量污染现状。重点对近几年的污染状况、污染因素、污染特征和变化趋势等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与研究,结合攀枝花市地形地貌、气象因素和首要污染物特征等,从环境保护的管理角度,提出了近期和今后污染防治的办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72.
世界自然遗产武陵源景区环境质量现状及其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最近几年旅游开发的加速,世界自然遗产武陵源景区的环境质量已明显下降,1998年9月,联合国科教组织官员曾就此对张家界市武陵源世界自然遗产的保护和管理提出过中肯的批评意见。本试图通过对武陵源景区最近几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的有关数据进行分析,找出问题所在,为环境污染治理出谋划策。  相似文献   
73.
梅建鸣 《科技信息》2007,(35):304-304,308
随着空气自动监测系统完全取代人工手动监测,针对所用设备特点,结合铜陵市环境空气自动监测质量保证工作实际情况进行探索和总结,在注重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前提下,建立适合本站的自动监测质量保证制度和规定,为环境空气自动监测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4.
对景德镇环境空气质量状况进行分析,其中二氧化氮有明显下降趋势,降尘和可吸入颗粒物仍是我市环境空气中的主要污染物。  相似文献   
75.
剖析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试行)(HJ633-2012)做出的改变以及实施后产生的影响。介绍江苏省对新标准实施的计划要求。  相似文献   
76.
夏振平  黄成铭 《科技信息》2012,(29):435-435
本文通过对松原市环境空气质量现状和监测点位分布进行技术性分析、评价,提出了增加监测点位的必要性和布局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77.
我国烟花爆竹历史悠久,是国际上享有盛誉的烟花爆竹生产、销售和出口大国。不可否认,只要燃放烟花爆竹,就有污染物排放。从国情出发,中国目前没有完全禁放烟花爆竹,但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对烟花爆竹产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烟花爆竹生产大省的湖南,应着手研究烟花爆竹在燃放过程中如何控制PM2.5,这是确保人民群众健康环保的需要,也是烟花爆竹产业保持生命力发展壮大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78.
PM2.5,这一原本陌生的名字,伴随着全国大范围的灰霾天气进入了公众的视野。2011年11月1日,国家环境保护部发布了《环境空气PM10和PM2.5的测定重量法》,并首度对PM2.5测定方法进行规范。2011年11月16日,国家环境保护部就《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向全社会第二次公开征求意见。二次征求意见稿的最大调整是将PM2.5臭氧(8小  相似文献   
79.
以南阳市2005—2009年环境空气监测资料为依据,总结南阳市环境空气质量现状污染的特征及变化趋势,并提出改善环境空气质量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0.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地下水质量标准》、《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是我国环境质量状况评价的强制性标准,是当前实施环境监测的重要依据,每年全国产生大量的监测数据。监测质量是环境监测工作的生命线,质量控制是监测质量的重要保证,科学、合理的质量控制指标是指导和评价质量控制水平的重要依据,是监测活动不可缺少的工作标准。目前,针对现有监测技术开展的质量控制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研究缺乏,因质量控制结果评定依据不明确而无法判断监测数据可靠性的现象时有发生,不仅造成质量控制的漏洞,而且直接影响环境数据的科学性和权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