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13篇
教育与普及   16篇
理论与方法论   23篇
综合类   310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2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卷首语     
本期“文学人类学研究”栏目刊发了三篇文章。叶舒宪《戏剧文学的救灾解难功能——〈俄狄浦斯王〉与(窦娥冤〉对读》旨在探讨传统社会关于灾害和禳灾的神话观念,以希腊和中国的经典戏剧作品《俄狄浦斯王》和《窦娥冤》为例,展开文学人类学的跨文化透视,  相似文献   
72.
《当代地方科技》2005,(3):49-52
他们会不由自主地想到为身处的领域做些什么,他们以这个领域的热爱显得细微而又深入,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帮助很多人超越他们自己而为此感到欣慰。我们称这样的人为布道者。  相似文献   
73.
王守仁是我国明代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他的教育观念和师德思想从其““““心学““““理论出发,主张教育要“致良知”,达到“明人伦”;提倡“知行合一”,“自求求自得”,倡导“循循善诱”,因材施教;他还重视社会教育和儿童教育.许多有见地的师德思想值得我们在践行社会主义教师道德实际中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74.
针对现代新儒家提出“以吾家旧物”,通过“内圣”修炼,在儒学与现代化之间架起桥梁,最终“开出新外王”的主张。本文从历史和现实条件的角度,阐明一个观点,新儒家们的这种美好愿望只能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载入20世纪中国的历史。  相似文献   
75.
《潍坊学院学报》2021,(1):14-17
王石经是晚清时期篆刻领域玺印派的代表性人物,艺术风格古朴典雅、沉静肃穆,在晚清印学界影响巨大。本文以其比较有代表性的几方印章为切入点,从构图、章法、字法等方面进行较为详实的解析,以对其篆刻艺术特点有更为深入透彻的了解。  相似文献   
76.
《评王券牒》是瑶族各支自身保存已久的本族文献,对于研究瑶族的起源、迁徙、生产、生活及与当政者的关系都有重要的学术意义。隋唐以前,雏形形式的《评王券牒》已经可能在某些郡县出现了,隋代被中央政府正式承认,唐宋时又多次重申,特别是南宋理宗时及其以后已成为对瑶族怀柔羁縻政策的主要部分之一,敕下颁榜是历史的必然。  相似文献   
77.
杨恩寿与王闿运同为晚清著名文人。二人身份、经历近似,互相许为“文字交”,保持长达近四十年的交游与友谊。然而这对文字交竞然少有诗文来往,其原因在于二人的文学观念存在差异。二人身份经历类似,声名大小却存在较大差异,其原因不仅在于二人成就高低不同,更在于他们的人生选择与志趣的差异。  相似文献   
78.
康熙二十二年,王渔洋、徐乾学、汪懋麟、王又旦、陈廷敬五人进行了一次文酒之会.这次文酒之会是“诗坛圭臬”王渔洋编选《十种唐诗选》与《唐贤三昧集》两部唐诗选本的直接诱因.但王渔洋编选的《五七言古诗选》应成书于这次文酒之会前,而非学界通常认为的文酒之会后.认真分析那次文酒之会的内容对理解王渔洋选本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9.
电视现场直播以其形式上的独特性,对传播效果带来重要影响,近年被广泛应用于各类传播中,包括对区域经济社会的直播。然而形式上的创新不能取代内容的本体地位,影响电视现场直播效果的关键因素显然是直播内容。"内容为王"应该是电视现场直播赢得受众,获得良好传播效果的最佳策略,这就要求传播者必须在直播内容上精心策划,体现真实性,凸显原创性,彰显深刻性。  相似文献   
80.
钢琴外文名为"Piano",它的全名应叫"Pianoforte,"意为"弱强"。由于这件乐器既能发出弱音,又能发出强音,才有了这样一个极为形象的名字。后来,也许是为了称呼上的方便,人们将表示强音的"forte"略去,只保留表示弱音的"Piano",并沿用至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