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3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理论与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39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煤矿回采巷道变形严重影响煤矿的正常开采工作,对煤矿开采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为了有效的规避煤矿回采巷道变形对煤矿开采工作所造成的负面影响,本文主要从煤矿回采巷道变形破坏的现象与特点、回采巷道变形破坏的机理以及加强支护选择减少回采巷道变形等三个方面加以分析论述。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能够对煤矿开采单位应对煤矿回采巷道变形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2.
站在回族话的发展历史的角度来看,回族话中的借词,并不像一般语言中的借词那样属于外来语言的借用。严格的说,回族话中的借词,应该既有属于回族先民语言的积存,又有与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语言之间接触后受到影响的痕迹。  相似文献   
103.
大禾村隶属福建省武平县大禾乡,大禾村的居民一般被认为是尚未经官方认可的畲族,村内通行的方言为客家话。大禾话有客家话的共同特征,又有其特有的语音特点。  相似文献   
104.
攀枝花话指的是1965年攀枝花建市前就已世居今攀枝花市所辖仁和区、盐边县、米易县以及东区银江镇、西区格里坪镇等地的原住民(本地人)及其后代所使用的地方话。它分属西南官话成渝片方言和昆贵片方言,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沿革等因素的影响,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些独特的语法现象。本文对攀枝花话附加式构词法的语法现象进行了初步探究。  相似文献   
105.
平果客家人主要来自广西宾阳县。平果客家话词汇的主要特点是:一、保留较多的单音节词。二、保留较多的古语词。三、与宾阳客家话词汇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同时也具有一些与其他地方客家话有别的方言特色词。四、吸收、保留了其他方言的一些词汇,体现了较为明显的语言接触现象。  相似文献   
106.
瞿佑的文言小说集《剪灯新话》问世后便在社会上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正统七年国子监祭酒李时勉以“假托怪异之事,饰以无根之言”为由请求禁毁,因此,《剪灯新话》便成为我国小说史上第一部被禁毁的小说。其语言华丽,多为艳语,部分情节过于怪诞以及小说的“诲淫”倾向则是其被禁毁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7.
安福话两字组词语的轻重音格式可分为两类:非后重式和后重式。轻重音格式会影响连读变调。  相似文献   
108.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0,(5):F0002-F0002
201O年6月17日下午,中国工程院院士、博士生导师、天津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院长刘昌孝在玉林师范学院东校区学术报告厅作了主题为“教育是实现人才战略的基础”的学术报告,玉林师范学院党委书记张鹏主持报告会。  相似文献   
109.
潜显理论是应用语言学在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逐步形成的一种关于语言发展形式的语言观念。在汉语的语音层面,有些语音要素以显性的、表层的、现实的状态存在;有些语音要素以隐性的、深层的、未予表现的状态存在。在现实语言中,潜性要素和显性要素时刻处于一种动态的变化当中,二者可以根据不同的激活条件相互转化。本文以北京话和娄烦话为例,讨论了汉语语音要素潜显转化的不同情况,试图建立汉语语音要素潜显转化的不同模式,并发现了另外一种因强势方言影响弱势方言而产生的音变模式:替代式音变,这种音变有别于一般以文白异读为表现形式的叠置式音变。  相似文献   
110.
孝感话语气词“了”和“的”的连用在语序上与普通话正好相反:“了”在前,“的”在后。在语法意义上,“了”、“的”连用时,“的”表示对曾经发生过的动作或性状的一种肯定,“了”表示动作或性状的完成,“了的”表示对曾经发生的但已经完成的动作或性状的肯定。“了”、“的”连用的句子相当于普通话里用情态动词“过”加语气词“了”的句子。从对孝感话语气词“了”、“的”连用的分析中还可以发现,汉语的语气词只分两个层次而非三个层次:第一层是“的”和“了”,第二层是“呢”、“吧”、“吗”、“啊”:第一层的“的”、“了”无论是在用法还是在表达的语气上都和第二层的“呢”、“吧”、“吗”、“啊”有很大的差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