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0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42篇
教育与普及   20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708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91篇
  2011年   98篇
  2010年   127篇
  2009年   147篇
  2008年   161篇
  2007年   151篇
  2006年   88篇
  2005年   83篇
  2004年   86篇
  2003年   84篇
  2002年   110篇
  2001年   89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死亡与拯救 --《荒原》解读之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死亡主题是《荒原》的核心和灵魂。但《荒原》描写的“死亡”是和生命熔铸在一起的,彼此无法分开的,即把人推向生与死的二元对立之中,着力表现处在生不如死的荒原中的人们对死的渴望,同时也孕育出“生的本能”,从而导致生死循环;这种死亡更和精神联系在一起,其中的“死亡”多以“力比多”的饥渴来对应,故死亡在这里只是一种仪式性死亡或象征性死亡,其目的是表现生命力的回归而实现精神复活,这样,艾略特就在描写死亡中完成了“拯救荒原”的主题。  相似文献   
122.
天门山位于安微省境内。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曾路过此处,留下著名的《望天门山》。关于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及时间,学术界虽早有定论,但仍有一些异议,由此影响到对这首诗写作风格上看法的不尽一致。从李白生平的探讨和其诗作艺术风格的理解出发,我们认为《望》诗为李白早期所作。  相似文献   
123.
象征主义文学意象派诗歌与中国诗歌意象论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象征主义文学及其分支意象派诗歌的创作特点的阐述和对中国古代文学对于意与象阐释的分析 ,比较了中西方意象派诗歌的联系与不同  相似文献   
124.
现代学史研究中有一种“寻找-转变-定格”的评价模式,以此来评价诗人杨骚多有失当。作为一位浪漫诗人,诗骚性情是进入其艺术世界的关键入口,贫病、多情、精神漂泊是他诗骚性情的一体三面。他的创作活动主要活跃于20-30年代,而他最好的诗作就在前期而不是在“转变”之后。即便是“转变”后的创作、爱情生活和社会政治活动也能够从其诗骚性情作由内而外的解释。  相似文献   
125.
汉语新闻标题多种多样,有单句标题,也有对偶,对仗或诗歌形式的二句或多句标题;有单层标题,也有二层甚至多层标题。汉语新闻标题有自己特点,因此它的英译方法也有着自己的特点,它与常规翻译也有着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26.
佛教禅宗的“任运自在”、“随缘自适”、“即心即佛”、“一念顿悟”的理念是文人士大夫度过人生困厄的“灵丹妙药”。流寓永州、柳州时期,柳宗元的诗歌蕴含着浓郁的禅意。柳的禅诗是其身陷厄境却能顿悟释然的心境体现。  相似文献   
127.
文章从文化、文学、宗教、哲学的角度论述了英国维多利亚时期著名诗人A.C.史文朋诗歌中的爱情观。史文朋的爱情诗歌用中世纪的题材和背景,创造了一个独特的完整的爱情神话体系,这个爱情神话体系是反传统、反道德、反宗教、反维多利亚的。  相似文献   
128.
李佳憶 《长沙大学学报》2007,21(6):91-92,95
徐志摩是中国卓有影响的新月派诗人.他曾留学英美等西方国家,受西方文化影响很大,尤其是英美浪漫主义和唯美主义对他的影响最大.拉斐尔前派诗歌直接影响了徐志摩的创作思想和诗歌形式.  相似文献   
129.
佛教文化对中国古代诗歌创作和诗歌评论两个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诗歌创作方面,促成了四声的发现以及近体格律诗的形成,影响了诗歌创作的题材、思想和思维方式.诗歌评论方面,表现为大量禅语的运用,强调在言语文字之外寻求言外之意、味外之味.  相似文献   
130.
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语文教学公式化、规范化、数理化是不争的事实,真正的语文教学应回归根本。应当让学生在诵读与知人论世中品鉴诗歌,在灵魂的对话中感悟散文,在燃烧的激情中走进古文。立足“人文”,着眼“素养”,使语文教学由狭隘走向广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