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综合类   3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黑麂(Muntiacus crinifrons)是中国特有的典型亚热带山地森林动物,狭域分布于安徽东部和南部、浙江西部和南部、江西东北部和福建北部,且数量稀少,已有30年没有新分布报道。2010年10月至2012年5月在研究区先后10次拍摄到黑麂红外线照片,1次野外目击到实体。初步调查认为黑麂在该研究区主要栖息于海拔1 000~2 160 m范围的山顶灌丛草甸、针阔混交林和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中。鉴于黑麂的濒危状况,迫切需要加强武夷山区的黑麂跟踪监测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2.
新疆两栖动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新疆两栖动物研究的新进展,并提出急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通过国内外学者共同探讨,目前新疆两栖动物有9种(含亚种),分隶2目,3科,其中8种为新疆特有种。  相似文献   
23.
普陀鹅耳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著名的佛教圣地,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普陀山有一种形态独特的树种,其二歧分权的树干形似形影不离的夫妻,人们都叫它为“夫妻树”。这夫妻树就是中国特有种、全国仅存一株的国家重点一级保护植物——普陀鹅耳枥(Carpinus putoensis),按照IUCN评估标准,普陀鹅耳枥可列为“严重濒危灭绝”(CR)等级。  相似文献   
24.
本文报导江苏沿海(包括连云港、南通、盐城三市)陆生等生足目共6个种:海蟑螂(LigiaexoticaRoux)、普通卷甲虫(Armadillidiumvulgare(Latreille))、具粉腊鼠妇(Porcellionidespruinosus(Brandt))、光滑鼠妇(PorcelliolaevisLatreille)、快捷气管虫(Trachelipusrathkei)(Brandt))和方鼻卷甲虫(ArmadillidiumnasatumBuddeLund)并将其分类性状、生活习性及地理分布分别予以记述,其中快捷气管虫和方鼻卷甲虫为我中国新记录种.  相似文献   
25.
长江上游江津江段鱼类群落结构及资源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了解长江上游鱼类群落结构和资源利用现状,为物种和资源保护提供依据,对长江上游江津江段的渔业资源进行调查,对该江段的鱼类种类组成、优势种、渔业捕捞规格和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等进行分析.在长江上游江津江段共采集鱼类54种,隶属于3目9科35属,鲤形目和鲇形目鱼类占主体,约占总种数的96.3%;其中,长江上游特有鱼类共15种,占鱼类总种数的27.8%.渔获物分析表明,各渔具年度间渔获物组成差异不显著,圆口铜鱼、铜鱼、圆筒吻、长鳍吻、瓦氏黄颡鱼、中华沙鳅和福建纹胸等种类为优势种;大部分捕捞个体体重小于150 g,体长小于200 mm.该江段流刺网、小钩和百袋网的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分别为3.60~9.45、1.33~4.32、2.55~7.80 kg/船/日.与历史资料相比,长江上游江津江段渔业资源已严重衰退,许多珍稀特有鱼类种群数量不多,渔业捕捞规格小型化趋势严重,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下降.该江段渔业资源处于过度利用状态,建议采取休渔和渔民转产转业等措施,加强物种和资源保护.  相似文献   
26.
朱鹮     
田宁朝 《大自然》2014,(4):82-82
<正>据陕西省宁陕县朱鹮野化放飞管理站消息,截至2014年6月16日,该站野化放飞的朱鹮野外种群数量已增至60余只,其中95%是野化放飞朱鹮自然繁殖的后代,标志着陕西7年来实施的朱鹮首次异地野化放飞工程取得成功。朱鹮是东亚特有种,曾广泛分布于中国东部、日本、俄罗斯和朝鲜等地,但由于环境恶化等原因,种群数量一度急剧下降,至20世纪80年代,仅在我国陕西省洋县秦岭南麓有一个7只的野生种群。后经人工繁殖,种群数量已有较大增加。宁陕县野化放飞的朱鹮从今年3月下旬开始陆续进入配对、交尾、筑巢、  相似文献   
27.
中国南方同域分布着大面积的喀斯特地貌和丹霞地貌,其形成的异质性生境可能促进物种的分化适应以实现植物物种形成与维持。本文比较研究了中国南方喀斯特地貌和丹霞地貌的土壤与生境差异,分析了苦苣苔科植物在这两类生境上的分布格局、专性程度等,解释这两类生境对苦苣苔科物种分化与特有种维持的可能作用。结果显示:丹霞地貌的土壤更偏酸性,土壤含钾量极高;喀斯特地貌土壤则呈明显碱性,土壤含钙量极高。苦苣苔科植物专性或偏好喀斯特生境的物种有162种(占31.58%),花期集中在4—10月(87.04%);丹霞生境专性或偏好的物种27种,花期集中在8—9月(44.44%)。另外有一部分类群同时在喀斯特地貌和丹霞地貌有着较广的分布,但也存在一定的分化;如在两类生境都有大量分布的闽赣长蒴苣苔,在丹霞地貌上的种群花期较喀斯特种群的约早2个月。这些结果证实,中国南方喀斯特和丹霞地貌不同的土壤性质及相关环境与气候特点,促进了苦苣苔科植物物种分化,可能是我国南方苦苣苔科植物具有较多狭域特有种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8.
山东维管植物特有种的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论述了山东管植物特有种的物种组成多样性,生活型多样性和空间分布格局多样性及其生态地理特征和区系特征,并对特有种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对策。  相似文献   
29.
郑琛  许廷晨  陈彬  李波 《江西科学》2021,39(6):1012-1014
报道了江西省被子植物2个新记录属,即鸢尾科Iridaceae庭菖蒲属Sisyrinchium L.和荨麻科Urticaceae墙草属Parietaria L.及3个新记录种,分别为小花庭菖蒲Sisyrinchium micranthum Cav.,墙草Parietaria micran-tha Ledeb.和丹霞秋海棠Begonia danxiaensis D.K.Tian & X.L.Yu,并提供了相应的生境或形态照片,其中小花庭菖蒲为江西省新归化植物.凭证标本存放于上海辰山植物园标本馆(CSH).  相似文献   
30.
藏原羚     
《知识就是力量》2008,(12):F0002-F0002
藏原羚是一种生活在高原寒冷荒漠的食草动物,喜欢集群行动,通常3—5只一群,冬季会结威20只左右的大群。藏原羚生活在西藏、四川、青海、甘肃、内蒙古及新疆阿尔金山地区,是我国的特有种,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很多不了解藏原羚的人会把它误认成藏羚羊,其实它们之间的区别还是很明显的:藏原羚雄性头上的角很短小且弯曲而藏羚羊的却像细长的利剑;还有藏原羚的尾部四周是白色的,也被叫做“白屁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