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0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17篇
系统科学   4篇
丛书文集   33篇
教育与普及   38篇
理论与方法论   17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65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11.
郑皓文  杨强 《山西科技》2013,28(2):42-44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自动站及区域加密资料,对2012年8月16—18日出现在山西南部的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暴雨发生在短波槽东移与副热带高压南退的背景下,700 hPa、850 hPa切变线及地面中尺度辐合线是此次暴雨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强烈的上升运动与热力不稳定条件为暴雨的产生提供了很好的动力及热力条件。地面中尺度辐合线与暴雨落区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12.
以唐乃亥水文站所控制的黄河源区为研究对象,根据暴雨的物理成因,通过相似过程代换法得到组合暴雨过程,将组合暴雨过程极大化后推求流域可能最大降水过程。在分离出基流和融雪径流后,将黄河源区划分为9个计算单元,各单元采用初损后损法进行产流计算、单位线法进行汇流计算、马斯京根法进行河道洪水演算,建立模拟雨雪混合补给型洪水的水文模型。以流域可能最大降水过程、可能最大融雪流量过程作为模型输入,得到唐乃亥水文站的可能最大洪水。  相似文献   
113.
利用常规资料、数值预报产品资料、多普勒雷达资料对2011年7月29日暴雨过程进行多尺度分析,并对该过程的成因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副热带高压东退,蒙古低槽东移引导冷空气南下,与中层的西南低空急流人字切变,低层的中尺度辐合线、中尺度低压,地面冷空气相互作用,不断激发对流系统,促成了此次暴雨过程的维持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4.
本文研究对象为2005年7月江淮流域的一次梅雨锋暴雨,通过选择WRF模式中五组不同的微物理方案和积云参数化方案,进行两重网格嵌套模拟,并对模拟结果进行诊断分析。通过比较得出如下结论:Betts-Miller-Janjic方案与Ferrier(new Eta)微物理方案的组合最能模拟出降水雨带的方向、位置和雨量,其次是New-Kain-Fritsch和Ferrier(new Eta)方案的组合,而且细网格的模拟效果更好;积云参数化方案的选择比微物理方案的选择对降水模拟的影响大;当微物理方案相同时,Betts-Miller-Janjic方案比New-Kain-Fritsch方案在细网格模拟下更准确反映梅雨锋暴雨的热力结构和垂直运动的特征,对暴雨的落区有一定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115.
文章探讨了汾河水库相当暴雨日数与总降水量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如果能预报出相当暴雨日数,就可估算出汛期的降水量,有助于汛期洪水的预报.  相似文献   
116.
对山西东南部太行山区春季2次暴雨天气的雨情、环流形势、地面形势场特征、云图以及各种物理条件等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17.
从大气环流背景和物理量场诊断入手,结合FY-2C云图及其产品等探测资料,分析了晋城市“7·29”致洪暴雨的成因和特征,为今后预报致洪暴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8.
为了研究2003年7月3、4日发生在江淮地区暴雨过程的发生发展机制,揭示AREM对初始场的敏感性,采用1°×1°的NCEP资料对这次暴雨过程的环流形势进行了分析,利用AREM模式对暴雨过程进行了控制试验和初值敏感性试验.采用9点平滑对初始场进行处理,平滑后预报与控制预报的对比结果表明:初始场的信息对降水预报精度有着很大的影响.模式24 h的降水预报对初始的湿度场最敏感,对初始风场和温度场较敏感,对初始位势高度场不敏感;相对于高层来说,对低层风场、湿度场更为敏感.湿度场、温度场高低空配置对降水雨量和范围预报影响较大;对流层低层切变线的辐合作用,高低空急流配置及所维持的强上升运动,低层暖湿气流的水汽输送,是这次暴雨的发生发展的机制.  相似文献   
119.
福建暴雨洪涝灾害时空格局与减灾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福建省灾害性气象年鉴和气候影响评价资料,采用洪涝灾害致灾因子(Zy)灾情(年均灾次)指标,应用Mapinfo7.0技术,编制福建洪涝灾害时空分布图.结果表明:福建洪涝灾害年际变化大,并呈波动上升趋势,年内群发性强;空间分布不均,Zy高值区主要分布在闽南的漳州沿海,闽中的德化、永春、安溪、南安和闽西北的南平、邵武、武夷山等地,灾情高值区却集中分布在除福州、厦门以外的东部沿海,致灾与成害空间分布不太吻合,体现承灾体易损性和防灾能力对洪涝灾害的影响.针对洪涝灾害时空分布特征,提出福建应该坚持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性措施并重,加强洪泛区风险研究与管理,协调人与洪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0.
暴雨过程对不同深度土壤含水量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暴雨过程中Gstar-I型FDR土壤水分自动观测仪观测到的不同深度土壤含水量的实时资料和自动气象站观测到的暴雨天气过程的雨量变化资料的分析,研究了在暴雨过程中不同深度土壤含水量的变化过程,并对其变化规律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