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04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51篇
系统科学   18篇
丛书文集   73篇
教育与普及   60篇
理论与方法论   20篇
现状及发展   13篇
综合类   2906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82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76篇
  2016年   96篇
  2015年   140篇
  2014年   219篇
  2013年   190篇
  2012年   214篇
  2011年   214篇
  2010年   141篇
  2009年   144篇
  2008年   131篇
  2007年   142篇
  2006年   105篇
  2005年   99篇
  2004年   105篇
  2003年   104篇
  2002年   99篇
  2001年   92篇
  2000年   76篇
  1999年   61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91.
建立了特高含水开发期油藏综合调整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分为注采状态评价指标、开发动态评价指标、经济效益评价指标等3大类,包括井网密度变化率、注采对应率变化值、水驱储量控制程度变化值、含水率评价系数降低值、存水率评价系数降低值、平均年增油程度、采收率增加值、耗水量降低值、产出投入比等9项子指标.基于模糊综合评判原理和层次分析法,提出了综合调整效果的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胜坨油田"十五"期间12个综合调整单元的调整效果进行了模糊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法能综合反映多方面的调整效果.  相似文献   
92.
综合利用岩心、测井、录井、生产测试等资料,对海拉尔盆地苏德尔特构造带布达特群碎屑岩潜山油藏类型进行了划分,提出了以圈闭成因与油贮形态为主要依据的潜山油藏分类方案.结果表明,苏德尔特构造带布达特群潜山油藏共划分为块状单斜断块型潜山油藏、不规则裂缝网络状剥蚀单斜断块潜山油藏、不规则裂缝网络状剥蚀褶皱断块潜山油藏、不规则裂缝网络状褶皱剥蚀断块潜山油藏、不规则裂缝网络状内幕单斜断块潜山油藏和不规则裂缝网络状内幕褶皱断块潜山油藏6种类型.研究区多存在不规则裂缝网络状潜山油藏类型,其特征是以多期裂缝构成网络状储层及受不整合面和断层影响而形成的有效裂缝网络体系.油藏内部具有强非均质性,不具有统一的油水界面,其宏观外部形态不完全受地层界线控制;当裂缝高度发育时,则地层连成块状,并具有统一的油水界面,可形成块状油气藏.  相似文献   
93.
通过岩心驱替以及砂岩微观孔隙模型驱替实验,研究了高含盐油藏水驱储层参数变化机理和规律.运用先进的支持向量机方法对驱替实验结果进行处理,完成了储层渗透率变化规律的定量描述.研究结果表明,高含盐油藏储层参数变化呈多元非线性函数关系,变化规律复杂;渗透率变化存在临界值,大于临界值时,渗透率随着驱替速度、驱替量和含盐量的增加而增大,小于临界值时,渗透率随着驱替速度、驱替量和含盐量的增加而减小;注入水性质会对参数变化过程有影响,而对最终变化结果无影响;盐的溶解是储层参数变化的根本原因,岩石颗粒的脱落和运移是储层参数变化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94.
河南新庄油田核桃园组的油藏是典型的边水驱动特稠油藏,在分析温度对分流方程的影响后,对该区蒸汽吞吐生产井的含水率变化规律进行了总结.根据油藏的实际地质特征,建立了数值模型,对所总结的含水率变化规律进行了模拟验证.在此基础上,结合存水量变化等参数,提出了一种综合判断地层水侵入规律的方法.实际的开采井动态分析证明了该判断方法的可行性,对类似的水侵特稠油藏的生产动态分析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5.
通过对原始文献的解读,梳理了引力规范理论80年发展之历史,澄清了关于平移势定义的混乱,指出了引力规范理论与Yang-Mills规范理论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在Yang-Mills理论中,规范势是主丛上的Ehresmann联络;而在引力规范理论中,引力势是嘉当几何中的嘉当联络.  相似文献   
96.
<正>随着现代化工业的迅速发展,安全生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工业发展在带来更好的物质生活条件的同时,还会带来严重的灾害。而压力容器就是这种易发生灾害的特种设备。液化石油气储罐是Ⅲ类压力容器,如果液化石油气储罐发生事故,可能会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因此对液化石油气储罐进行检验,提前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将是保证这一安全性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7.
因为与油气成藏作用相关的矿物种类较少, 传统同位素测年法很难在油气成藏期方面展开应用, 油气成藏年代的直接、定量研究是同位素年代学和石油地质研究面临的重大科学问题. 本次研究对中扬子地块南缘(江南-雪峰隆起北缘)半坑古油藏断裂带内沥青伴生石英脉进行的包裹体40Ar/39Ar 同位素真空击碎法测年实验, 获得了两条截然不同的、线性相关均良好的反等时线, 对应两个年龄坪, 两期年龄分别对应228 Ma 左右的原生包裹体和149 Ma 左右的次生包裹体, 代表了两期不同性质的流体行为. 古油藏断裂带内沥青及伴生的石英脉体是构造作用和成藏及改造作用过程中的一体化产物, 与构造作用和烃类运聚具有着非常严格的响应关系, 可以约束多期复杂构造作用下油气成藏、改造和破坏的时间, 据此将半坑古油藏成藏演化过程划分为晚印支期(228 Ma 左右)原生油气藏形成阶段和早燕山期(149 Ma 左右)油气藏改造阶段. 本次研究重建了多期复杂构造作用控制下的中扬子地块南缘(江南-雪峰隆起北缘)巨型油气成藏带内油气聚集与改造/破坏的年代学格架, 是江南-雪峰隆起北缘特殊大陆构造属性对海相油气巨量富集与改造/破坏的控制作用在时间链条上的体现. 展示了流体包裹体40Ar/39Ar 定年技术在油气成藏年代学方面, 特别是在中国南方地层时代老、烃类演化程度高、多旋回构造作用背景下的海相油气成藏地区应用的可行性与良好前景.  相似文献   
98.
本文分析了WKT—E型无线电波坑道透视仪的工作原理,介绍了WKT--E型无线电波坑道透视仪探测工作面内部构造的使用方法及其适用范围,能准确有效的探测到适用区域内的异常区,为工作面设计提供了翔实的地质资料。可以肯定,运用WKT—E型无线电波坑道透视仪进行井下物探,是一种非常便捷,有效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99.
电源功率对SiO_x薄膜包装材料阻隔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电源功率对磁控溅射制备的SiOx薄膜阻隔性的影响,获得了电源功率与薄膜阻隔性的变化曲线.实验结果表明,电源功率与SiOx薄膜的阻隔性成非线性关系,在电源功率为1 600 W时SiOx薄膜阻隔性最好,透氧率为0.01 cm3/(m2·kPa·24h),透湿率为0.003 g/(m2·kPa·24h).通过对3组不同电源功率下SiOx薄膜的红外光谱进行检测分析,得到薄膜的阻隔性与SiOx分子结构有关,x(1≤x≤2)越大阻隔性越好,x=2时,SiOx分子结构形成的薄膜阻隔性最好.  相似文献   
100.
常规压裂技术是一种传统的油井增产工艺技术;水力喷射压裂技术是一种集射孔、压裂、隔离为一体的新型增产工艺技术,具有穿透性强、伤害低、孔径大、定向准的特点,是油田油井储层改造的新技术。分析水力喷射压裂技术的基本原理、适用条件、技术特点及施工工艺等,通过对梁7-01和梁45-01等五口井的水力喷射压裂现场试验,结果表明可以在薄层底水油藏中应用且增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