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032篇 |
免费 | 32篇 |
国内免费 | 55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18篇 |
丛书文集 | 73篇 |
教育与普及 | 60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21篇 |
现状及发展 | 14篇 |
综合类 | 293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2篇 |
2023年 | 57篇 |
2022年 | 56篇 |
2021年 | 78篇 |
2020年 | 57篇 |
2019年 | 83篇 |
2018年 | 38篇 |
2017年 | 76篇 |
2016年 | 96篇 |
2015年 | 140篇 |
2014年 | 219篇 |
2013年 | 190篇 |
2012年 | 214篇 |
2011年 | 214篇 |
2010年 | 144篇 |
2009年 | 145篇 |
2008年 | 129篇 |
2007年 | 140篇 |
2006年 | 105篇 |
2005年 | 99篇 |
2004年 | 105篇 |
2003年 | 104篇 |
2002年 | 99篇 |
2001年 | 92篇 |
2000年 | 76篇 |
1999年 | 61篇 |
1998年 | 43篇 |
1997年 | 43篇 |
1996年 | 36篇 |
1995年 | 22篇 |
1994年 | 37篇 |
1993年 | 21篇 |
1992年 | 21篇 |
1991年 | 14篇 |
1990年 | 12篇 |
1989年 | 14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9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 毫秒
81.
多元热流体技术是海上稠油高效开发的关键技术,在渤海油田开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目前该技术还存在注入参数不合理、转驱时机及井网不确定等问题。为了提高多元热流体技术在油藏开发全过程中的效果,以渤海A稠油油田区块的油藏参数建立数值模型,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对多元热流体吞吐阶段主要注入参数、转驱时机及井网、多元热流体驱阶段主要注采参数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多元热流体技术在稠油油藏开发过程中,先以吞吐形式进行,当地层压力降至5 MPa左右时再转驱;多元热流体吞吐阶段,随地层压力减小,最佳注水强度先增大后减小,气水比先保持较低水平后大幅增大,气体中CO2比例逐渐减小;多元热流体驱阶段,随含水率上升,最佳注水速度先减小后保持较低水平,最佳气水比的变化规律与注水速度基本相反。 相似文献
82.
<正>随着现代化工业的迅速发展,安全生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工业发展在带来更好的物质生活条件的同时,还会带来严重的灾害。而压力容器就是这种易发生灾害的特种设备。液化石油气储罐是Ⅲ类压力容器,如果液化石油气储罐发生事故,可能会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因此对液化石油气储罐进行检验,提前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将是保证这一安全性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83.
基于三重介质模型的解析解,分析多孔介质参数,如水力裂缝储容比、天然裂缝储容比、天然裂缝窜流系数和基质窜流系数,对无因次产量递减曲线的影响,提出中晚期不稳定线性流控制判断标准;基于三重介质模型的分析方法分析国外某多段压裂页岩气水平井生产数据,并对水力裂缝半长进行评价,通过油藏数值模拟进行验证,最终得出该井水力裂缝半长为42.2 m。研究表明:基于三重介质模型计算的水力裂缝半长更为准确,结合不稳定线性流分析方法和油藏数值模拟方法能有效提高计算结果精度。 相似文献
84.
廖海婴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5(5)
为改善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同时解决松南气田天然气的脱碳埋存问题,决定在腰英台油田开展CO2驱替试验.针对研究区块的地质及开发特点,建立了符合油藏地质特点的三维地质模型.应用数值模拟技术,在水驱历史拟合的基础上,设计了3种不同CO2注气方式——单段塞连续注气、周期注气、水气交替,并对注入总量、注入速度、油井流压、注气气质标准等敏感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CO2最佳用量为0.8 PV,最佳注入速度为2.3×103m3/d,油井最佳流压平均为7 MPa,注入方式以水气交替注入(气水体积比1∶1)为最佳方案,预测提高采收率可达23.7%,比水驱提高14.4%.注入CO2气体中,要减少CH4的含量,添加经济适量的C2—C6组分,可提高采收率. 相似文献
85.
稠油开发中油藏边水的存在造成吞吐井迅速水淹,产量急剧降低。根据河南油田边水稠油油藏的特点,建立能够模拟油藏边水的蒸汽吞吐物理模拟试验装置,在分析泡沫剂和稠油性能基础上对氮气泡沫抑制边水的影响因素及应用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氮气泡沫抑制边水技术适用于原油黏度较低、边水能量适中、非均质性较强的油藏,且在强水淹时实施能取得较好的抑制边水效果,应先注入N2段塞,再注N2泡沫段塞,然后N2与蒸汽混注;试验期累积增油9691 t,平均含水率下降9.2%,单井油气比提高0.11,投入产出比为1∶1.72,控水增油效果明显,达到了抑制边水的目的。 相似文献
86.
针对我国海上高含CO_2天然气资源丰富与低渗储量逐年增加的情况,对海上低渗油藏CO_2驱提高采收率与埋存潜力进行研究。考虑CO_2驱效果受地质、油藏、工程等多方面因素影响,设计复杂繁琐的问题,一方面,采用无因此群组分析的方法将影响因素进行分类归并,减少设计因素的数量;另一方面,借助试验设计方法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设计了少量但具有代表性的方案,通过对其结果的对比分析生成了相应预测模型。该设计方法只用原参数设计体系50%的模拟工作量就能获得可靠的CO_2驱潜力预测模型,提高了筛选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87.
Pillar Grid在模拟复杂断层上有局限性,且它的非正交性会影响数值模拟,同时,非结构化网格的应用还不成熟,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一种六面体网格模型生成方法.该网格在XY平面上规则,不连续面使用阶梯状表达.首先,进行构造建模,包括断层建模和地层建模;其次,提取构造模型的拓扑信息和几何要素,基于G-maps结构建立宏观拓扑模型;最后,通过一种将地质界面离散化为多个切平面的方法进行网格剖分.实例证明该方法正确有效,能生成符合要求的网格模型. 相似文献
88.
孔隙型碳酸盐岩储层注气注水提高采收率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东地区部分碳酸盐岩储层类型以孔隙型为主,裂缝不发育,气测渗透率低,流体物性较差.以中东某油田S油藏为例,开展注气和注水可行性试验研究,并探讨其提高采收率的微观渗流机制.结果表明:受物性特征影响,储层注伴生气驱最小混相压力高,地层条件下不易达到混相驱替,但整体上岩心注烃类气驱效率要高于水驱效率,尤其当达到混相条件时,气驱效率明显提高;注烃类非混相驱油效率也相对较高,主要是由于储层原油黏度较高,气驱使原油体积膨胀,黏度降低,进而改善流动性;试验采用的水驱和气驱方式在微观上主要动用大孔隙中的可动流体,可考虑优化驱替方式进一步提高驱油效率. 相似文献
89.
常规压裂技术是一种传统的油井增产工艺技术;水力喷射压裂技术是一种集射孔、压裂、隔离为一体的新型增产工艺技术,具有穿透性强、伤害低、孔径大、定向准的特点,是油田油井储层改造的新技术。分析水力喷射压裂技术的基本原理、适用条件、技术特点及施工工艺等,通过对梁7-01和梁45-01等五口井的水力喷射压裂现场试验,结果表明可以在薄层底水油藏中应用且增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90.
以孤岛油田地质及开发动态特征为基础,应用水驱油相似原理,建立三维大型物理胶结正韵律多层模型。当井组物理模型生产至高含水阶段,应用水平井以及直井在剩余油富集区进行挖潜,并结合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不同储层参数以及工作制度条件下,水平井相对于直井扩大波及系数与提高驱油效率对提高采收率的贡献程度。结果表明:应用水平井进行高含水期剩余油挖潜,相对直井有着较大的优势;水平井相对于直井主要是通过扩大波及系数来提高水驱采收率,并且储层条件以及工作制度对波及系数与驱油效率的贡献率差异程度有着较大影响;随着含水率的上升,波及系数与驱油效率贡献率差异程度逐渐减小,但二者贡献率比值始终大于1。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