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8篇
教育与普及   11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53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研究牲畜品种结构变化对草原退化的影响,建立相应的保护草原资源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在建立有关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两个品种牲畜结构下过度放牧对草原退化及经济效益的影响,设计了限制牧民(农民)过度放牧及促使其调整牲畜品种结构的最优惩罚额,提出了一系列优化牲畜品种结构及保护草原资料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原则,通过建立草原保护的管理激励与约束机制,可以促进牧民(农民)优化牲畜品种结构,转变过度放牧行为。  相似文献   
62.
为理解牧区城镇化背景下搬迁牧户保有牲畜的行为逻辑及其生态影响, 以青海省玉树州3个村庄的搬迁牧户为例, 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获取数据, 分析牧民在迁出地保有牲畜的具体形式、原因和数量变化及牧民的生态感知, 并根据斯科特关于道义小农的“安全第一”原则选择变量, 定量探究牧民保留牲畜行为和数量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 搬迁牧户通过家庭分工、亲友代养和雇工放牧等多种形式保有牲畜, 作为融入城镇生活的适应性策略。牧户保有牲畜主要出于“安全第一”的需求, 经济收入较高的牧户兼具“理性小农”的特点。家庭人口规模大及非生计原因搬迁的牧户更倾向于保有牲畜。收入较高的牧户保有牲畜的概率更高且数量更多, 城镇就业人数较多的家庭保有牲畜的概率更低。牧户保有牲畜的适应策略受到社会关系和经济成 本等因素的制约, 可能难以维持。搬迁牧户保有牲畜的行为并未直接增加迁出地的放牧压力, 但鼓励牧民通过搬迁实现减畜目标的政策执行过程中需要关注搬迁牧户保有牲畜的形式、返迁的可能性、行为动机的转变和留居户的牲畜数量变化。  相似文献   
63.
钙、磷是牲畜骨骼的主要成分,草料中的钙、磷比例在1:1—1:15范围内比较适宜,牲畜吸收率很高,骨骼生长良好,磷酸钙沉积量最大。  相似文献   
64.
只需将铁丝般粗细的刀头,轻轻触碰手术中需要切割的骨头,坚硬的骨头就能在高强度聚焦超声冲击下瞬间化作一阵淡淡的青烟,而骨头周边的神经和血管却没有丝毫损伤。  相似文献   
65.
治母猪瘫痪 1.干白狗粪(让狗吃骨头后就会拉白粪)100-2()0克.与黄酒和米醋150一200克和在一起,拌食喂下.  相似文献   
66.
近年来,基层动物防疫员普遍反映,在注射口蹄疫疫苗时,发生防疫反应的机率较高。由于目前大部分地方防疫反应的治疗及死亡补偿经费无法落实,导致农户不愿接受防疫,防疫员也害怕去打防疫针,使动物防疫工作无法顺利开展。笔者从事动物防疫工作多年,现根据略阳县近几年口蹄疫防疫反应发生情况,谈一谈口蹄疫防疫反应发生原因、应对措施及治疗方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67.
中国广袤的大地丰富、多样,生产、生活也是依地理生态变化而不同,天苍苍野茫茫的西北高原草原蓄养着游牧民族的牲畜,华北、东北平原及东南则以粮食和禽类的生产养育着农业民族.然而,曾经支撑中国畜牧业大厦主体的草原出现了生态危机,给现代农村生活带来了新的令人烦恼的问题.  相似文献   
68.
69.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