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93篇
  免费   235篇
  国内免费   397篇
系统科学   369篇
丛书文集   537篇
教育与普及   638篇
理论与方法论   317篇
现状及发展   66篇
综合类   11198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141篇
  2022年   191篇
  2021年   234篇
  2020年   190篇
  2019年   188篇
  2018年   92篇
  2017年   166篇
  2016年   209篇
  2015年   348篇
  2014年   744篇
  2013年   532篇
  2012年   681篇
  2011年   768篇
  2010年   681篇
  2009年   726篇
  2008年   961篇
  2007年   806篇
  2006年   553篇
  2005年   573篇
  2004年   480篇
  2003年   528篇
  2002年   467篇
  2001年   414篇
  2000年   338篇
  1999年   279篇
  1998年   215篇
  1997年   242篇
  1996年   209篇
  1995年   182篇
  1994年   165篇
  1993年   129篇
  1992年   116篇
  1991年   111篇
  1990年   112篇
  1989年   132篇
  1988年   69篇
  1987年   52篇
  1986年   32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3篇
  194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菲兹杰拉德在他的不朽名作<了不起的盖茨比>中成功的塑造了黛茜这一"爵士时代"的女性形象,对这一人物的评价历来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试从分析黛茜所处时代背景的角度出发,挖掘其性格形成和发展的深层次原因.  相似文献   
32.
制备介孔复合环境材料的酸洗刻蚀工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探索了一种制备介孔复合环境材料的方法--破坏式造孔与有机复合相结合,使最终产品可大量吸附污染水体中的各种污染物并具有一定的杀菌功能.该方法通过酸洗刻蚀,达到了去除原材料中的杂质和刻蚀孔径的目的,所制备的中间产品24h吸湿率为原材料的2倍,染料吸附量为原材料的1.6倍.  相似文献   
33.
煤吸附解吸电磁改性及定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容量法对焦作朱村矿变质无烟煤在不同频率的交变电磁场中吸附解吸特征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不同频率的交变电磁场作用下,煤吸附C02、N2仍旧符合Langmiur方程;交变电磁场减弱了煤的吸附能力,减小了吸附常数b值,但饱和吸附量(a值)基本上不变.是典型的表面改性现象,并从量的角度分析其改性的程度。  相似文献   
34.
薛小亭 《华东科技》2003,(11):10-11
倍受瞩目的QFII终于登陆中国,它为中国境内资本市场开启了新的发展阶段。当市场内外都把关注的目光聚焦在QFII的投资理念、投资方向以及投资量的大小,期望在QFII进入境内资本市场的同时捕捉到些投资机会,本刊记者专访了复旦大学中国风险(创业)投资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风险(创业)投资部主任张陆洋教授。  相似文献   
35.
民居被认为是历史化的物质载体,宗教则是化的基本质量,民居也就被视为宗教的物质载体,嘉戎藏族全民信仰藏传佛教,同时还保留有各种原始宗教的信仰,这些信仰在嘉戎藏族牧民民居中有很好的体现,从帐篷,碉房到室内外的装饰到民居聚落都有强烈的宗教色彩,牧民民居不仅是牧民的日常生活空间,还是牧民的宗教生活空间,是牧民宗教信仰的物质载体  相似文献   
36.
论述了以8031为控制核心的地桩沉降量检测系统的工作原理、系统组成。重点介绍了主要硬件电路的设计特点及软件设计思想,提供了部分硬件电路图及控制软件流程图。该系统具有自检、置数、动态显示、数据处理、打印等功能,使用方便,造价低  相似文献   
37.
指出对矢量在坐标轴上投影意义一些错误的表示和认识.  相似文献   
38.
39.
40.
本用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观点,解析了证据、证明和诉讼活动三之间的关系。章认为:证据属于客现的物质范畴,证明属于主观的意识范畴,两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证据和证明,只有在诉讼活动中才得以结合,实现主客观的统一,也才能实现揭露事实真相、准确结案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