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4篇
系统科学   15篇
丛书文集   12篇
教育与普及   5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现状及发展   4篇
综合类   34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1.
我校物理电子工程学院王茹敏博士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重味物理与几种新物理模型的唯象研究,项目编号:11047145.重味物理研究不仅可以检验粒子物理标准模型而且  相似文献   
92.
在实验室对WXS凹陷的W3地层岩芯样品进行了地层压力和温度条件下的密度、孔隙度和声波速度测试,基于岩石物理模型提出一种集成目标储层孔隙度、厚度和饱和流体信息的AVO响应模板制作方法。该方法以砂岩孔隙度与干燥状态下的密度和纵、横波阻抗的线性关系为核心,利用Gassmann流体替换技术构建岩石物理模型,通过正演模拟获得不同...  相似文献   
93.
页岩气藏数值模拟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页岩气开发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页岩气藏渗透率极低、孔隙结构复杂,并伴有天然裂缝、人工压裂裂缝等复杂网络结构,页岩气藏流体流动特征的高度非线性以及开采机理的复杂性对页岩气藏数值模拟提出了挑战。综述了目前用于页岩气数值模拟的地质物理模型,主要包括等效连续介质模型、离散裂缝网络模型、离散化基质模型和混合模型。总结了描述页岩气吸附解吸模型、页岩气藏基质和裂缝流动模型,以及流固耦合模型等研究现状。分析了目前已有代表性页岩气藏数值模拟方法。在此基础上,认为将来的商业化软件地质物理模型将趋向于采用综合考虑基质和裂缝系统特征的混合模型,同时具有局部网格加密和分区采用不同模型的功能。流动模型要既接近于页岩气藏实际特征又利于计算。在优化算法的同时,将解析和数值方法结合提高整体计算速度会是未来商业化软件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94.
探讨了电路器件的建模方法,主要讨论了物理模型和宏模型法,并给出了场效应管的物理模型和运算放大器的宏模型.  相似文献   
95.
物理建模与数学建模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是研宄、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本文以自激静电感应起电机为例,研究探讨物理模型、数学模型的建立和应用.  相似文献   
96.
电位零点的选择与物理模型有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电位零点选择的任意性及其限制作了一般性的论述。指出它与物理模型的适用范围有关:在模型的适用范围之内可任意选择电位零点,但不能到模型的适用范围之外去选择电位零点。  相似文献   
97.
从教学研究的角度,分析了如何从真实的物体科学地抽象出一个个物理模型,如何用物理模型去处理实际问题,如何进行物理模型教学更有利于开发和培养学生的智能.  相似文献   
98.
实验研究水蒸汽凝华结霜过程中在冷壁面上形成的霜层的导热系数,并以此验证作者曾提出的霜层导热系数的理论结果.  相似文献   
99.
森林地表火蔓延的计算机模拟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在室内林火蔓延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我国林区可燃物分布特性的火蔓延数学模型,通过编制软件实现了对特定可燃物分布状况、变环境条件下火蔓延趋势的计算机模拟.若干实例试算的结果表明,本模拟方法预测地表火蔓延过程是有效、合理的.  相似文献   
100.
在混凝机理的基础上,提出了无机絮凝剂的混凝物理模型,并得到试验证明.在宏观上,定义混凝过程为混合、凝聚和絮凝3个阶段.虽然实际混凝过程没有严格区分,但试验证明了无机絮凝剂的混合和凝聚几乎是在同一阶段完成,并且要求较弱的搅拌强度.前期对混凝机理的研究偏重于碰撞机理和速度梯度理论,但实际应用中的网格混凝不能吻合.无机混凝剂由于其水解过程的复杂性,在工业使用中对混凝的效果有较明显的影响.试验证明上述混凝定义及其物理模型有其正确性和指导性.对混凝过程亚微观角度上的定义及其物理模型的提出,不但得到了试验证明,而且更有利于今后我们对混凝机理进行更详尽的研究.图4,表4,参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