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12篇
丛书文集   2篇
教育与普及   4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0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102.
为了探究煅烧牡蛎壳粉对‘南岛无核’荔枝园土壤酸化和果实品质的影响,设置CK组和T1~T3处理组,分别施加牡蛎壳粉0,1,2,3 kg/棵进行田间试验,并对土壤的pH值、容重和有机质含量等指标进行10个月的跟踪测定,在荔枝果实成熟后进行单果重、糖酸比、维生素C含量等品质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T1组的土壤pH值由5.09提升至6.13,上升1.04,果实单果重提升20.79%,果实硬度升高52.14%,糖酸比、固酸比均有显著提升;T2组的土壤pH值由5.01提升至6.33,上升1.32,容重由(1.46±0.04)g/cm3下降至(1.28±0.02)g/cm3,果实硬度、糖酸比较对照组分别增加58.92%和42.32%;T3组的土壤pH值由5.08提升至6.27,上升1.19,土壤容重由(1.46±0.03)g/cm3降至(1.26±0.03)g/cm3,果实单果重和维生素C含量比对照组分别增加了28.35%和31.86%。可见,煅烧牡蛎壳粉能显著改善‘南岛无核’荔枝土壤酸化现象,降低土壤容重,促进植株对土壤养分的吸收利用,进而显著提升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103.
扩增僧帽牡蛎(Crassostrea gigas angulata)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基因,并与pET32a(+)载体连接,构建pET32a(+)/EGFR重组质粒.将重组质粒导人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BL21(DE3),成功地表达并纯化了一个50 ku的重组蛋白.采用RT-PCR技术,检测了僧帽牡蛎幼体附着变态前后EGFR基因表达量的变化,结果表明,EGFR基因在附着变态前的浮游幼体阶段和附着变态24 h后的稚贝阶段低表达,附着后1~6 h强烈表达,这预示着EGFR基因在僧帽牡蛎幼体附着变态这一生物学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4.
僧帽牡蛎EGFR基因的克隆及早期发育阶段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僧帽牡蛎(Crassostrea angulata)也称葡萄牙牡蛎,是我国广泛分布的一种传统大宗养殖贝类.本研究利用消减杂交文库结合RACE技术,从僧帽牡蛎中克隆获得了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的cD-NA全长序列.EGFR基因cDNA序列1 608 bp,编码298个氨基酸,预测存在1个跨膜结构域和5个酪蛋白激酶II磷酸化位点.构建了该基因的UPGMA进化树,比对发现其氨基酸序列与高等动物的差异较大.给出了该基因的标准曲线,利用RT-PCR技术检测了该基因在僧帽牡蛎胚胎发育早期阶段的表达量变化.该基因从僧帽牡蛎发育的卵到D型幼虫期间均有表达.其中早期的卵母细胞和后期的担轮幼虫,D型幼虫阶段表达量较高,表明该基因在牡蛎幼体胚胎发育早期具有阶段性调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5.
在实验条件下,将僧帽牡蛎(Ostrea cucullata)分别置于含有低(0.5 mg/L)、中(2 mg/L)和高(5 mg/L)3种浓度0#柴油水溶性成分(water-soluble fraction,WSF)的海水中,在污染后1,4,7,11,15 d采样,15 d后转入清洁海水中进行6 d的恢复实验,采样.测定消化腺和鳃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的活性.结果表明正常生理条件下鳃GST活性高于消化腺;消化腺和鳃GST活性随污染时间的延长先被诱导后逐渐下降,并存在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可作为监测海洋石油污染的生物标志物;解除污染后,GST活性恢复到对照组水平.  相似文献   
106.
单体褶牡蛎(Crassostrea sp.)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07.
利用咖啡因和热休克诱导太平洋牡蛎三倍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8.
福建盛产褶牡蛎(Ostrea plieatula)旺季加干蚝干及制罐头的煮汁未能充分利用。本文叙述了用褶牡蛎煮汁浓缩物加工调味品的试验结果。作者通过对褶牡蛎煮汁浓缩物和国外类似产品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差距,移植食品化学的若干成果,对蚝油的色泽、口味、香味和稠度进行反复试验优选后,拟定了其加工工艺和提出了产品质量标准。按此标准和加工工艺生产的蚝油质量达到了香港同类产品的质量水平,提高了出口蚝油在国外市场的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09.
俞丽君  张尔贤 《自然杂志》1996,18(5):307-309
本文报道对牡蛎进行不同温度下养殖7d或14d所产生的机体内糖、脂及蛋白质等三大分子组成变化的实验结果,发现在常温范围内牡蛎对热具有较大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10.
壳聚糖对珠江口海域牡蛎酶解液中镉离子的脱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究壳聚糖清除牡蛎中镉离子的最优条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对壳聚糖脱除酶解液中镉离子的关键参数进行了优化,单因素结果为振荡速率150r/min、酶解液pH值为7.0、吸附时间50min、壳聚糖添加量为8 mg/mL.从简化实验和节约能源的角度考虑,将振荡速率设定为150r/min;对酶解液pH、吸附时间和CTS添加量三因素通过响应面Box-Behnken来进行工艺优化,最佳工艺为时间53.3min、pH 7.6、添加量为8.4mg/mL,预测脱镉率为61.8%.经验证在此条件下的脱镉率为(61.5±1.3)%,略小于预测值61.8%,这表明优化后的壳聚糖吸附条件对珠江口海域牡蛎酶解液中隔离子具有着较好的吸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