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7篇
  免费   2篇
丛书文集   5篇
教育与普及   4篇
理论与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33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43 毫秒
71.
张祜是中晚唐之交的著名诗人,在其宫词中留下了许多唐王朝由盛而衰转捩点上的标志性印记。安史之乱的爆发,陡然打断了大唐盛世霓裳羽衣的艳丽华章。曾经无比辉煌自信的皇朝只能沉浸在无限感伤的追思中,在“忆昔开元全盛日”的自慰声中蹒跚而行。而马嵬事变中的唐玄宗、杨贵妃无疑也成了诗人们反思历史、寄托哀思的最佳象征符号。在张祜宫词中,霓裳羽衣曲、华清池、马嵬坡,乃至玄宗时期的音乐、歌舞、乐伎、庆典等大唐历史转捩点上的重要意象,都成了张祜笔下盛唐情结的一种凭吊符号。  相似文献   
72.
中国古代人与树木共时伴随理念的宗教基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存在着人与树木共时伴随的生存理念,树木及其材质充实着先民的生存空间,形成了古代典型的文化景观。古先民对树木及其材质的选定与确认,不单纯是实用价值取向,还有其潜在的宗教因素。树木及其材质不仅是先民的生存资料,更重要的是先民的信仰对象。在古老的宗教信仰层面,升华了人与树木的深切情感,构筑了人与树木共时存在的坚固理念。人与树木形成了生命共振,体现出人与自然亲和的生命状态。古先民正是在崇高的宗教信仰层面,实现了自身与树木之间的生命能量转换,形成了千古执着的家居理念。  相似文献   
73.
杨静坤 《科技信息》2009,(13):211-211
本文以鲁迅的作品为线索,谈了鲁迅对农民的情感。  相似文献   
74.
对于康有为而言,将儒家学派改造为儒教并成为儒教教主是一个令其无法割舍的期望。作为康有为思想体系的一个构成要件,教主情结贯穿于康有为参与政治启蒙、立宪维新、王政复辟活动的始终。为此,他将师生关系宗教化、个人经历神性化,自创新说,开宗立派,俨然以教主自居。然而,康有为自身的性格缺陷、学理漏洞与生活方式导致恶评无数,使他无法企及孔孟先贤所达到的人格高度。最终,在时代思潮的冲击下,康有为的教主情结及努力归于湮灭,并固化为映照社会进步的陈年旧迹。  相似文献   
75.
英国女作家伍尔夫的许多作品都蕴涵着生与死的深层哲理,反映了她本人对待生活的态度——从暂时的生到永恒的死。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结,而是对生命起点的回溯,是生命的超越与升华。意识流名篇《海浪》是作家对生死作出深邃思考的佳作。本文旨在剖析其中伍尔夫的死亡情结。  相似文献   
76.
日本民族精神中的"岛民焦虑"已成为人类学及民族文化研究的共识,然而,这种岛民焦虑的具体神话结构是怎样的,又是如何在其文化中体现出来的,心理基质是什么?本文从民族的集体精神分析学视角入手,通过日本文化中最通俗的两种形式:恐怖片和机器人动画片来解析这一主题。  相似文献   
77.
张爱萍不仅是一位功勋卓著的“神剑将军”,而且多才多艺,在书法艺术上,也有较高的造诣和一定的影响。其书法墨迹包含着浓浓的乡子情结:书写内容传递着眷恋故乡的真情;书作动机蕴寓着回报故乡的深情;书艺风格融汇着乡土乡民的关学崇尚;书道品格追承着故土父辈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78.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政治体制改革的相对落后,我国官场腐败现象在人民心理层面造成的负面影响日益突出。在文学界,涌现了一批以反腐为主题的新官场小说,形成了一股新官场小说文学思潮。任何一种思潮必然有着其深厚的生态学背景。反腐小说热潮的出现,正是当今时代文艺生态的反映。  相似文献   
79.
魏建玮 《科技信息》2009,(18):193-193
本文通过从民族艺术的乡土情结的几个特征内容来探讨苗族刺绣,分析苗族刺绣的自然与人文特征,苗族刺绣的艺术特色在乡土情结中的具体表现,从而更进一步地了解苗族刺绣在民族艺术中的独特之美。  相似文献   
80.
李萍 《咸宁学院学报》2007,27(2):214-217
张贤亮是一个有着“苦难的历程”的作家。一个曾从死人堆里“死”去“活”来的人。作为资产阶级家庭的弃子,他从小饱尝了寄人篱下的滋味;作为新中国的“主人翁”之一,在1958年到1979年的22年间,他有过多次在劳改农场、监狱的“血水”“碱水”里被“浴”“煮”的经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