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系统科学   7篇
丛书文集   22篇
教育与普及   72篇
理论与方法论   85篇
综合类   151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98篇
  2013年   106篇
  2012年   134篇
  2011年   167篇
  2010年   150篇
  2009年   197篇
  2008年   177篇
  2007年   162篇
  2006年   95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章语奇  方溦  甘甜  黄淑滨  葛列众  罗跃嘉 《科学通报》2020,65(19):1936-1945
道德具身理论从感知觉的角度来建构道德加工的心理机制.本研究从视觉感知出发,旨在探究绿色感知与抽象道德概念之间的隐喻联结及其双向性.实验1采用道德Stroop任务,发现与其他5种彩色相比,被试对绿色及相近颜色的道德词的判断更快、对不道德词的判断更慢,提示绿色与道德概念存在隐喻联结.实验2采用词汇翻译任务,发现与蓝色相比,人们更少地将绿色的希腊词和不道德含义相匹配,证明绿色感知能直接影响道德概念的语义加工.实验3采用颜色匹配任务,发现与蓝色相比,人们在判断绿色不道德词的颜色时,其反应时显著延长,表明道德语义加工能影响绿色感知.本研究证明,绿色与道德概念存在隐喻联结且具有双向性,揭示了视知觉加工与抽象道德加工的潜在关联.  相似文献   
52.
基于系统概念与系统方法论的新进展 :系统隐喻、系统方法论的系统体系及“全面系统干预”,提出了对企业战略各学派的研究方法论 (简称企业战略研究方法论 )综合集成与创新的总思路、概念框架及初步的理论假设 ,以克服企业战略研究方法论在实践中遇到的困难.  相似文献   
53.
国外创新生态系统的理论研究进展迅速,具体应用初见端倪。在梳理国外创新生态系统研究新进展的基础上,理清创新生态系统作为企业间协作环境和创新型商业环境的概念框架,剖析创新生态系统在智慧专业化、智慧城市两个领域的具体应用,对创新生态系统理论前瞻进行反思,辩护创新生态系统之所以成为一个独立概念的合理性及其可能条件。  相似文献   
54.
赖宇宁 《大自然》2009,(1):54-58
这首诗是获得首届诺贝尔文学奖的法国诗人苏利·普吕多姆对天鹅的赞美。天鹅羽色洁白,体态优美,对爱情专一,在东西方文化中,古往今来都不约而同地将它作为美丽、和平、自由和爱情的象征。  相似文献   
55.
通过分析探讨汉英人体四肢即手、臂、腿和脚的隐喻,发现了隐藏在其后的隐喻概念及其形状、功能、位置和心理相似性的认知基础,揭示了人类“近取诸身”的认知方式,从而为隐喻的概念性、普遍性和系统性提供了佐证,说明了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重要的还是人类的思维和认知工具.  相似文献   
56.
刘昂 《科技信息》2011,(12):I0170-I0170,I0172
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现象,还是人类以一种事物去理解和体验另一种事物的心理映射过程。隐喻研究从修辞学到认知语言学的转向,为隐喻的翻译研究带来诸多启示,尤其是诗歌隐喻翻译。诗歌隐喻翻译对译者来说是重点之一,因为诗歌中无处不存在着隐喻。本文以Lakoff的概念隐喻为基础,通过对"旅夜书怀"两个译文的对比分析,试图探讨原著与两个译本反应的心理映射是否一致,为隐喻翻译的策略和评价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57.
语言的可理解性输入一直是二语习得研究的重点,语言中的隐喻形式以其标记性与抽象性展示出各国文化的不同认知。目前,中外研究者主要从词汇、形态、语音、文化等角度研究颜色词。本文主要从文化角度,就认知语言学颜色隐喻的视角研究了女性在二语习得中的特点,并对比分析了英汉颜色词隐喻的异同,阐明了母语迁移的作用。最后,笔者提出了二语习得与教学的思考与建议,希望对二语习得者与教学者有所助力。  相似文献   
58.
《芦花公鸡》[1]是关于两性处境的隐喻文本,可以被看作是麦买提明·吾守尔认识性别历史与现实的象征性逻辑框架.在《燃烧的河流》一书中,作者无论是把女性放置在叙事的中心,还是让她们退居为影像,都或隐或显地暴露了女性符号化的存在事实;对男性的书写则是多样态的,他们是富有较大"弹性"和生命力的主体形象.一方面,可以看到由民族文化传统积淀并延续而来的男主女次的性别权力关系在当代并未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另一方面,还可以看到,即使麦买提明·吾守尔这样富有思想力和批判力的民族精英,在涉及性别问题时,也难逃二元对立的思维框架,表现出逻各斯中心的男性优越感.  相似文献   
59.
元代爱情剧中的宗教观念有着鲜明的世俗化特征。其中形神二元的宗教观念被借为实现世俗现世愿望的工具,当中的神灵形象带有明显的世俗化色彩,而宗教圣地和佛寺长老等也被揭下了神圣的面纱,烙下了世俗的印记。剧作这一特点映照出当时的文人被迫远离权力中心,接近下层普通大众,因而具有独立文化品格的生存状态和直面世俗欲望的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60.
人生三情     
《青年科学》2009,(12):32-33
人生有三情,即亲情、爱情和友情,这三情乃人世间之真情,由此之真情演绎出世间许许多多光照目月、感天动地的故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