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系统科学   7篇
丛书文集   22篇
教育与普及   72篇
理论与方法论   85篇
综合类   151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98篇
  2013年   106篇
  2012年   134篇
  2011年   167篇
  2010年   150篇
  2009年   197篇
  2008年   177篇
  2007年   162篇
  2006年   95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英国伦敦大学的研究人员近期宣称已经发现了人脑中控制爱情的区域。这个发现将用来检验爱情的真假。组织这项研究的安德鲁斯·巴特尔斯教授指出,当参加试验的人看着配偶的照片时,他们大脑中的某两个区域有剧  相似文献   
42.
余艳 《科技信息》2011,(36):184-184
"囧"字已成为网络文化的一部分。本文结合隐喻和转喻的观点,对"囧"字的流行进行认知分析。  相似文献   
43.
宁宵宵 《世界博览》2009,(21):42-47
在这个蓝色的星球上生活着65亿人,虽然肤色、民族、文化、生活水平各有不同,难以分类,但是可以简单地分为两种人:男人和女人。让我们通过几个典型国家的事例,了解世界各国的人们如何相爱,希望平凡的故事能够让我们反思自己的性与爱。  相似文献   
44.
用以cyborg为代表的高科技对于人类社会的影响进行类比隐喻,以说明现代社会里人们出于狭隘的人本主义观念对科学以及由科学产生的高科技的滥用不仅导致了人类自身主体性的异化,也对立了科技理性和人文精神,威胁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45.
三舒 《世界博览》2009,(8):69-70
有人说婚姻头三年就像玻璃婚,随时都有可能碎掉。携手走入婚姻的“我们”,又能怎么做呢?  相似文献   
46.
陈雯 《科技信息》2009,(11):175-176
这篇文章是建立在奈达的动态对等的理论基础之上,分析了中文与英文的隐喻翻译的文化相似之处和差异,由此进一步探求了在翻译过程中为了保持翻译对等所必须遵循的原则和技巧。  相似文献   
47.
触觉是人类对客观世界感知和理解最重要的方式之一,它在构建我们的抽象概念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尖"的概念不仅能投射到"智能、情感、态度"方面,还能投射到视觉、听觉、嗅觉及味觉域;这一发现从一个方面说明了Sweetser对触觉隐喻投射的归纳不够准确、全面;与英语民族相比,汉民族更充分地利用"尖"这一具体概念来理解并扩展出更多的抽象概念。  相似文献   
48.
观影     
《失恋33天》导演:滕华涛主演:白百何文章王耀庆类型:爱情/喜剧上映:2011年11月8日剧情简介:根据同名小说改编,小说讲述了27岁的大龄少女黄小仙儿,姿色平平,家境一般,恋爱谈了7年没  相似文献   
49.
通过对英语之“hand”和汉语之“手”的一词多义结构的这一个案的分析对比,发现该词的义项分布在两种语言中基本一致,其词义拓展方式呈辐射和连锁相结合的趋势;且各义项以转喻或隐喻方式为主要纽带,组成了一张多核的相关语义网。该基本人体词的多项语义分布现状反映了人类在不同语言背景下认知和语义发展中共有的思维方式,从而为多义词的外语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0.
章语奇  方溦  甘甜  黄淑滨  葛列众  罗跃嘉 《科学通报》2020,65(19):1936-1945
道德具身理论从感知觉的角度来建构道德加工的心理机制.本研究从视觉感知出发,旨在探究绿色感知与抽象道德概念之间的隐喻联结及其双向性.实验1采用道德Stroop任务,发现与其他5种彩色相比,被试对绿色及相近颜色的道德词的判断更快、对不道德词的判断更慢,提示绿色与道德概念存在隐喻联结.实验2采用词汇翻译任务,发现与蓝色相比,人们更少地将绿色的希腊词和不道德含义相匹配,证明绿色感知能直接影响道德概念的语义加工.实验3采用颜色匹配任务,发现与蓝色相比,人们在判断绿色不道德词的颜色时,其反应时显著延长,表明道德语义加工能影响绿色感知.本研究证明,绿色与道德概念存在隐喻联结且具有双向性,揭示了视知觉加工与抽象道德加工的潜在关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