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01篇
  免费   211篇
  国内免费   473篇
系统科学   204篇
丛书文集   645篇
教育与普及   443篇
理论与方法论   142篇
现状及发展   80篇
研究方法   2篇
综合类   12169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133篇
  2022年   131篇
  2021年   161篇
  2020年   127篇
  2019年   142篇
  2018年   76篇
  2017年   155篇
  2016年   154篇
  2015年   257篇
  2014年   583篇
  2013年   624篇
  2012年   696篇
  2011年   824篇
  2010年   766篇
  2009年   866篇
  2008年   908篇
  2007年   752篇
  2006年   559篇
  2005年   516篇
  2004年   436篇
  2003年   747篇
  2002年   741篇
  2001年   609篇
  2000年   406篇
  1999年   265篇
  1998年   250篇
  1997年   263篇
  1996年   229篇
  1995年   222篇
  1994年   170篇
  1993年   172篇
  1992年   158篇
  1991年   135篇
  1990年   121篇
  1989年   121篇
  1988年   76篇
  1987年   55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7年   1篇
  192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41.
讨论了一类具有实际应用背景的斜面族约束下的最速落径问题。应用变分方法计算了落径轨迹和降落时间,讨论了它们与斜面参变角的关系。最后给出了轨迹包络面方程。  相似文献   
942.
本文利用加权余值法从微分方程及其定解条件出发,导出了分子传质问题的变分原理,利用拉格朗日乘子法吸收第一类边界条件给出其广义变分原理。  相似文献   
943.
用约束次弯矩法直接计算预应力砼超静定结构的次弯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次提出用约束次弯矩法直接计算预应力砼超静定结构的次弯矩,具有物理意义明确,推导公式简捷,用于计算机程序设计使其更容易与普遍砼结构程序相容,用于手算更为便捷,此法也使预应力沿预应力筋变化时的公式统一,使其计算更简捷。  相似文献   
944.
本文采用软磁坡莫合金环和场效应管设计了一种结构简单的非接触式直流电流传感器.这种传感器采用了磁多谐振荡器的电路结构,适合于微弱磁场和电流的测量.文中分析了测量直流电流时的工作原理,讨论了设计思想.研究表明,这种直流电流传感器灵敏度可达1mV/10μA,线性度可达2.4×10~(-4),精确度可达0.5%.  相似文献   
945.
本文应用热力学原理对硫酸和硒酸在酸性溶液中氧化性强度的差异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对这种差异在理论上进行了较为满意的解释。  相似文献   
946.
利用加权残数法建立电磁学的瞬时广义变分原理,提出了两种三类变量的瞬时广义变分原理。这些广义变分原理对各向异性及各向同性介质的电磁场问题都适用,包括静电磁场、时变电磁场、线性的及非线性的电磁场问题,  相似文献   
947.
采用Mises屈服准则和塑性形变理论,基于能量原理对纵环加筋圆柱壳的塑性屈曲进行了分析,给出了简明的临界压力求解公式并讨论了壳板塑性屈曲、肋板局部塑性屈曲和环筋柱壳塑性屈曲等几种特殊情况.计算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具有较好的精度和通用性.  相似文献   
948.
论自发过程     
用熵增原理分析讨论了对自发过程的各种现行叙述法和定义,给出了自发过程的严格定义,分析了自由能判据和自由焓判据的实质.  相似文献   
949.
创序原理     
本文从有序、无序范畴及其转化过程提出了序、刨序概念,进而提出了创序原理,指出创序是宇宙演化过程的本质.我们提出创序概念,主要是为了揭示宇宙自我创生、自我进化的本质特征,同时创序也是宇宙中事物发展演化的客观规律.  相似文献   
950.
赝功能原理     
主要讨论赝功能原理的意义;重点讨论赝功的意义;对“赝功不是真实功”的常论,提出了新的观点,并做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