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3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12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本文对当前桩身缺陷检测的三种方法,从理论依据、现场操作、工程实例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提出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各检测方法的优缺点合理进行方法组合,当各检测方法之间出现不一致的检测结果时,应从各方法本身出发结合工程实际进行综合分析,对桩身缺陷做出客观评价。  相似文献   
22.
从1898年到1913年间,康有为以一个中国政治流亡的身份,浪迹天涯,行程60万里,游遍4洲凡3l国,实为中国有史以来出游时间最长、行经地域最广的旅行家。康氏旅游所至,多有诗作。欧洲为康有为早年心仪已久之地,其中某些国家曾被他视为维新变法的楷模,所以欧游诗更能反映康氏的思想情趣。  相似文献   
23.
应用名义应力应变法,以弹簧质量系统的瞬态响应和稳态响应为数据,对其静强度可靠性和疲劳寿命进行了估算。提出了如S-N曲线的获得、应力谱的等效的具体办法,并结合实例进行验算。  相似文献   
24.
戊戌变法是一次自上而下的革命运动,它由维新派鼓吹和掀起,得到光绪帝的大力支持,在中国社会政治生活中产生了极大的振荡和影响。光绪帝身为封建皇帝,必然受到封建思想的深刻影响,但从其思想、政治态度的变化及变法期间的行动来看,他确实顺应了救亡图存,改变中国落后地位的时代潮流,在评价光绪帝之时,不能因为他是封建皇帝,便简单地将他在政治舞台上的举措一概否定。他在戊戌变法中所起的积极而不能替代的作用,更应得到肯定。  相似文献   
25.
人才兴国是文廷式变法维新思想中的核心内容之一。他对晚清人才稀乏的原因进行了全面的深刻的分析,提出了“达民情、教人才,乃立国之大本”的主张,并就如何培养国家急需人才,提出了与时俱进的卓越见解,并为之进行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  相似文献   
26.
分析高层框—剪和联肢剪力墙的两步形变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推导出分析高层框架-剪力墙协同工作和联肢剪力墙的两步形变法一般公式,这些公式也能分析高层壁式框架和框架,并已设计编写了计算机程序。  相似文献   
27.
滤波器在实际信号处理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任何检测的信号都含有噪声,而滤波是去除噪声的基本手段。本文介绍IIR数字滤波器设计。IIR滤波器设计主要内容包括:巴特沃思、切比雪夫模拟低通滤波器设计;脉冲响应不变法和双线性变换法的数字化变换方法;数字高通、带通和带阻滤波器的设计。  相似文献   
28.
"不加赋而上用足"是中国古代传统的理财良法,王安石变法以之为理财的指导思想,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有所损益,使之切合时代需要,得以实现其"富国强兵"的目的.  相似文献   
29.
本文旨在通过戊戌维新与商鞅变法的对比性思考,指出在惊人相似的历史背景下,这两次改革的天壤之别的结局;并强调晚清时期的戊戌变法,不仅是在列强肆意瓜分中国,清政府极端腐败无能的情况下进行的,而且是在沉重的传统负荷下由一群既无权势,又无斗争策略的书生仓促发动的,因而它的夭折就不可避免;同时,艰难时势下的历史跃进,一方面必须呼唤人类的精英挺身而出,指点江山,另一方面又似乎必然使这些具有超前意识的智者蒙受种种磨难,甚至惨遭杀害:因此,仅以本文纪念戊戌变法失败100周年,缅怀中国两位伟大的历史名人——商鞅和谭嗣同.  相似文献   
30.
付华 《甘肃科技》2005,21(6):92-94
采用高应变法确定的基桩承载力值是目前理论界和工程界关注的关键问题。与传统的静载荷试验结果相比,具有省时、经济、便捷的特点。四十年来,该方法不断得到进步。但复杂的桩土作用关系始终是该方法难以达到很精确的值,其误差往往介于左右。本文就大应变试桩法测试钻孔灌注桩基桩极限承载力过程中CAPWAP法出现的误差进行分析,以期为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