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97篇 |
免费 | 10篇 |
国内免费 | 2篇 |
专业分类
丛书文集 | 7篇 |
教育与普及 | 11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4篇 |
现状及发展 | 1篇 |
综合类 | 38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15篇 |
2022年 | 5篇 |
2021年 | 15篇 |
2020年 | 10篇 |
2019年 | 9篇 |
2018年 | 7篇 |
2017年 | 6篇 |
2016年 | 12篇 |
2015年 | 17篇 |
2014年 | 17篇 |
2013年 | 15篇 |
2012年 | 14篇 |
2011年 | 15篇 |
2010年 | 17篇 |
2009年 | 22篇 |
2008年 | 18篇 |
2007年 | 14篇 |
2006年 | 20篇 |
2005年 | 13篇 |
2004年 | 10篇 |
2003年 | 10篇 |
2002年 | 12篇 |
2001年 | 15篇 |
2000年 | 6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10篇 |
1997年 | 7篇 |
1996年 | 9篇 |
1995年 | 5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5篇 |
1992年 | 9篇 |
1991年 | 8篇 |
1990年 | 13篇 |
1989年 | 11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2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深部矿井煤系地层软岩蠕变特征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在预定围压下先固结后径向卸载的三轴蠕变试验方法,模拟软岩巷道开挖过程应力状态变化,通过三轴卸载剪切蠕变试验表明随剪应力水平的降低蠕变速率显著减小.当剪切应力高于一临界值时,深部矿井软岩蠕变过程历经减速、定常和加速蠕变三个阶段破坏.根据试验结果,为描述非线性加速阶段蠕变规律,采用改进的元件,提出了软岩非线性的黏弹塑蠕变本构模型,通过有限元本构程序的二次开发,将提出的本构模型嵌入到ADINA非线性有限元程序中.对某矿井巷道软岩开挖支护过程进行数值模拟,表明弹黏塑蠕变本构力学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软岩的变形特征,数值模拟和实测结果吻合良好,可为矿井深部软岩巷道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2.
刘海波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2(4):9-15
综合分析湘东浏阳澄潭江矿区数十家开发安源煤系的小煤矿矿井地质资料,认为澄潭江矿区安源煤系是三角洲沉积体系所形成的.该三角洲是安源运动之后,江南古陆往东南注入湘赣海湾的一条古河流所形成的浅水高建设性三角洲,并经过三湾、三都2次区域性造陆运动的改造而最终演变成为一个千平方公里级的大型三角洲.研究表明,矿井地质资料非常精细地揭露了煤(矿)层及其附近围岩的沉积特征,可以用于更为精准的沉积环境分析;而综合多个煤层、多个矿井的矿井地质资料的整体分析,并辅以适当的浅表地质调查,是完全可以揭示三角洲这种复杂沉积体系的形成及其发展演变历史的. 相似文献
93.
将高岭土与氢氧化钠按不同的质量比混合,在980℃下煅烧35 min进行固体活化,生成硅、铝前聚物.选取碱/土配比最佳的活化产物,经加水、成型和养护,制成有一定抗压强度的地质聚合物.采用FTIR、XRD和SEM方法对原料、活化产物和地质聚合物的表面键合、物相及微观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高岭土的特征—Si—O—Si(Al)链在加碱热活化过程中断裂,形成无序的硅、铝前聚物,这些高能的硅、铝前聚物经水化生成具有连续有序三维—Si—O—Si(Al)网状结构的地质聚合物.这种加碱固体热活化方法可有效利用天然硅铝酸盐合成地质聚合物. 相似文献
94.
本文论述了砂质高岭土在玻化砖中的应用,给出了玻化砖坯体配方、生产工艺参数、晶相组成及其它性能。在现代化生产线上生产了符合国家建材行业标准的玻化砖产品。 相似文献
95.
酸改性高岭土的结构与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高温煅烧处理龙岩高岭土,再经盐酸抽提改性可以制备酸活白土.采用XRD、BET、IR等方法研究了酸改性后酸活白土的结构和性能.实验表明,适量浓度的酸处理有利于增加高岭土表面酸的数量,且使所得酸活白土的平均孔径有所提高,孔分布更为集中,孔洞数量和比表面积大大增加. 相似文献
96.
结合贵州省某高速隧道穿煤段的工程条件,对隧道穿越煤系地层的施工风险进行分析,确定隧道施工中潜在的风险事件.在此基础上,构建该隧道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专家调查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该隧道的施工风险进行计算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97.
京西木城涧侏罗纪井田地质构造及演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京西木城涧侏罗纪井田地质构造及演化特征,采用钻孔与矿井资料相结合的方法,揭示了京西木城涧侏罗纪井田轴迹方位为NE10°±、NE22°±、NE43°±、NE65°±和NW34°±5组褶皱及相关断层的发育特征:阐述了地质构造对煤层发育、赋存状况的控制作用;指出该区地质构造的形成、演化经历了中生代的3个成盆阶段(早侏罗世-中侏罗世早期火山-沉积盆地的发育阶段、中侏罗世晚期火山-沉积盆地的重现阶段、白垩纪火山-沉积盆地的再现阶段)、3次褶皱幕(中侏罗世早期末褶皱幕、晚侏罗世末褶皱幕、白垩纪末褶皱幕)以及新生代的2次构造挤压运动,自早至晚形成的各期压性构造面走向呈现逆时针偏转之规律。 相似文献
98.
99.
何红生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6(2):32-36
区内顺层构造及滑脱构造具有多层次、多级别、多时代的迭加组合特征。加里东基底与沉积盖层的不整合面是最大和最深层次的顺层构造,测水煤系及其上下地层之间也存在着三个低序次的顺层构造。滑脱构造先北西向推覆,后南东向滑覆,前主要表现为前部倾向南东的叠瓦状逆冲断层系及东缘拉张正断层,构成挤压体制下逆冲推覆构造,后主要表现为前部倾向北西的逆冲断层系及西缘拉张正断层,构成伸展体制下重力滑覆构造。 相似文献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