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51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116篇
系统科学   6篇
丛书文集   97篇
教育与普及   140篇
理论与方法论   26篇
现状及发展   15篇
综合类   3246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82篇
  2014年   212篇
  2013年   164篇
  2012年   236篇
  2011年   217篇
  2010年   200篇
  2009年   209篇
  2008年   206篇
  2007年   188篇
  2006年   156篇
  2005年   171篇
  2004年   112篇
  2003年   149篇
  2002年   133篇
  2001年   112篇
  2000年   98篇
  1999年   71篇
  1998年   78篇
  1997年   57篇
  1996年   74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54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6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Rotating drum biofilters (RDBs) could effectively remove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VOCs) from waste gas streams. A mathematical model was developed on the basis of mass transport and mass balance equations in an RDB,the two-film theory,and the Monod kinetics. This model took account of mass transfer and biodegradation of VOC in the gas-water-biofilm three-phase system in the biofilter,and could simulate variations of VOC removal efficiency with a changing specific surface area and porosity of the media due to the increasing of biofilm thickness in the biofilter. Toluene was used as a model VOC. This model was further simplified by introducing a coefficient of the gas velocity and ne-glecting the water phase due to the complexity of operating conditions. The equations for the biofilm phase,gas phase,and biofilm accumulation in this model were solved using collocation method,ana-lytic method,and the Runge-Kutta method separately. A computer program was written down as MATLAB to solve this model. Results of numerical solutions showed that toluene removal efficiency in the RDB increased and reached the maximum values of 97% on day 4 after the startup,and then de-creased and remained at 90% after 5 more days of operation. Toluene concentration was high at the outermost layer where more than 70% toluene was removed,and was low at the innermost layer where less than 10% toluene was removed. The dynamic removal efficiencies from this model correlated reasonably well with experimental results for toluene removal in a multi-layered RDB.  相似文献   
992.
以煤为燃料的热工设备中黑烟产生的原因及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硅酸盐行业中以煤为燃料的热工设备产生黑烟的原因;一是由于煤的燃烧方式(既煤在直燃过程中煤中的挥发的受高温炽热作用在贫氧条件下裂解而致)造成的,二是燃烧室的结构特点(固定床式的炉算所决定)造成的。针对分析的结果,对煤的燃烧方式和燃烧室进行了相应的改进,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改进不仅消除了黑烟,改善了劳动条件及工作环境,而且还可以稳定燃烧室的热工制度,加快窑内升温速度,并可节约15%左右的燃料。  相似文献   
993.
耗氧速度是评价煤自燃性的重要指标。一般认为相同温度下煤的耗氧速度和氧浓度成正比 ,但据此计算的耗氧速度与实际偏差可能很大。在不同温度和氧浓度水平下对煤进行等温氧化实验 ,推导出据等温实验测算煤氧化反应的级数和反应速度常数的公式 ,从而能确定相同温度下氧浓度与耗氧速度间的函数关系 ,该关系式能更准确地反映煤氧复合过程的耗氧规律。等温实验研究表明 ,煤氧化反应的平均级数通常不为 1 ,反应级数和速度常数都是温度的函数  相似文献   
994.
综放面采空区遗煤自燃危险区域判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根据大型煤自然发火实验测定的松散煤体放热强度和耗氧速率,通过测定采空区氧浓度分布状况,推断出采空区漏风强度分布规律。根据能量守恒原理,结合采空区实际的浮煤厚度、漏风强度和氧浓度的分布,提出了采空区遗煤自燃极限参数的计算方法,构建了煤自燃危险区域判定的必要条件,根据采空区氧化升温区的宽度和遗煤最短自然发火期,提出了能引起自烯的最小推进速度计算方法,从而构建自烯危险区域判定的充分条件,采用煤自然发火二维数学模型,推算出实际生产条件下采空区自燃危险区域的最短自然发火期。  相似文献   
995.
漂白废水的厌氧与好氧生物降解动力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厌氧好氧联合处理工艺处理纸浆漂白废水的动力学模型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废水对厌氧过程微生物呈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经厌氧处理后废水对好氧反应微生物几乎没有抑制作用,并求得了相应的动力学模型和动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996.
苯酚生物降解动力学极限浓度的测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从动力学和热力学角度研究表明,有机物的生物降解存在极限浓度(Smin),本文以苯酚为目标有机物,利用经过驯化的活性污泥,通过测定动力学参数Ks,μm,qmax,Y等,计算了其生物降解动力学极限浓度为0.022mg/L。并通过间歇试验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997.
EM菌富集培养及降解污水试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有效微生物EM分别进行了EM富集培养、EM降解污水的试验研究,研究表明:(a)用糖蜜、蜂蜜及高浓度污水均能有效地富集培养EM;(b)与活性污泥降解污水相比,EM富集培养液降解污水可以显著提高处理效率;(c)活性污泥中投加EM富集培养液可以减少剩余污泥量。  相似文献   
998.
煤与瓦斯突出的突变学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突变学理论对煤矿生产中严重的灾害煤与瓦斯突出的突出机理和突出条件进行了定性分析。通过建立煤与瓦斯突出的尖点突变模型,较为直观的对突出的孕育过程和突出过程作出了系统的理论分析,得出了瓦斯突出启动的突变机制和突变条件,从而为煤与瓦斯突出灾害预测与防止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9.
研究了手选分离的黄陵镜煤、丝炭与HDPE共混物的共炭化产物结构和性质,并对炭化产物的CH4吸附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煤/HDPE共炭化物产率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镜煤/HDPE共炭化物产率远低于丝炭/HDPE;炭化温度为400℃、质量比为7:3的镜煤/HDPE共炭化产物的CH4吸附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1000.
可生物降解的新型阻垢缓蚀剂聚天门冬氨酸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聚天门冬氨酸是新一代可生物降解的绿色阻垢缓蚀剂。本文对聚天门冬氨酸的合成、性能及发展前景进行了较详细的介绍 ,认为 :间接生产工艺已较成熟 ,直接生产工艺有待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