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54篇
系统科学   9篇
丛书文集   18篇
教育与普及   28篇
理论与方法论   13篇
现状及发展   5篇
综合类   124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110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96篇
  2011年   90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污油泥调剖剂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分析油田产出含油污泥组分和粒径,确定以含油污泥为主要原材料,添加适当化学药剂和固相颗粒得到一种新型含油污泥调剖剂.合理配方:污油泥为50 %,悬浮剂为0.2%-0.3 %,乳化剂为0.3%-0.4 %,膨润土为8 %.调剖剂体系稳定,不产生分层现象.岩心实验表明,调剖剂优先进入高渗透层,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堵塞作用.  相似文献   
992.
在分析现有堵水技术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既能堵水又能疏油的新思路。通过室内实验获得了具有选择性渗透性能的堵水疏油的水泥浆体系配方;用试验研究了其水泥石强度、渗透率、选择性渗透性能随组分及其加量的变化规律;并分析了该水泥浆体系堵水疏油的机理。试验表明,这种水泥石抗压强度可达7.6~21.65 MPa,油相渗透率可达0.69μm2,油、水相渗透率比值可达4.28~16.48。  相似文献   
993.
二氧化碳气体的流动及反应特性研究: 从微管到多孔介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5 μm微管、人造岩心及天然岩心研究了CO2气体的流动特性及与岩心作用后对渗透率的影响规律. 结果表明, CO2气体在微管中的流动速度明显比N2快; CO2在饱和水的岩心(含碳酸盐)中流动时, 其渗透率随着注入量的增加而增大, 表明CO2的溶蚀作用导致了岩心孔径的增加, 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也验证了溶蚀扩孔作用. CO2气体在微管中具有较高的流速是由于尺度效应和压缩效应的综合反映, 而其在水中溶解引起的界面层水分子扩散速度增大, 导致孔隙壁面的水膜厚度减小, 其水溶液流动的有效孔径增大. 上述两种结果表明, CO2在驱油过程中具有良好的注入能力, 是低渗储层开发过程中能量补充的一种很好的驱替流体, 但也造成其在地层中窜流或散逸的可能性增大.  相似文献   
994.
煤层气井产气规律及产能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任建华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13(10):2799-2802
煤层气是一种重要的非常规资源。煤层气的开采首先需要将储层中的水排出,降低储层压力使吸附气解吸产出。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煤层气压降开采过程,并利用实际储层特征建立地质模型,对单井生产历史进行拟合,拟合效果较好。应用上述所建立的模型分析了裂缝渗透率、孔隙度以及最小井底流压对煤层气井产气变化规律以及峰值时间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5.
低渗油藏的两相相对渗透率计算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考虑启动压力梯度的影响,以质量守恒方程为基础,得到了低渗油藏中计算水、油两相相对渗透率的方法,编制了相应的应用软件,并给出了两个实例进行应用说明。新方法与原有的JBN方法的推广。分析表明:①以束缚水饱和度下的油相渗透率为基准渗透率时,启动压力梯度不影响油相的相对渗透率,只影响水相的相对渗透率;②油相启动压力梯度增大时,油相相渗曲线不变,水相相对渗透率减小;③由于水相的启动压力梯度远小于油相,因此  相似文献   
996.
注水开发油藏油水相对渗透率变化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很多油田已注水开发多年,油井进入中高含水期,在注水开发油藏中,由于各种因素影响引起地层油水相对渗透率变化,这是大家十分关注的问题.本文根据多相渗流的理论应用大量试井资料解释结果得出注水开发油藏油水相对渗透率变化变化规律.为油田开发提供有价值信息.  相似文献   
997.
大庆油田地质参数对油层开发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清楚地质参数对油层开发效果的影响是油层开采的基础,只有采用合理的开采方案才能使得油层达到最大程度的开采,通过分析历年实测吸水剖面资料,研究注水层段内各项参数与油层效果相关的关系,为高含水期油田进一步细分注水调整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98.
大功率低频谐振波对低渗特低渗油藏开发效果的促进作用已初步得到矿场验证;但振动波对于油藏单相渗流的定量化影响机制尚不明确。基于此,通过开展谐振波对岩心渗透率影响实验,回归得出低频谐振波条件下渗透率表达式;进而在岩石渗透率与孔隙度关系模型及已有渗流模型基础上,建立了低频谐振波条件下单相流体渗流力学模型;并进行了程序编制与实例计算。结果表明在岩石固有频率时,低频振动使得振源处渗透率增加最大;随着离振源距离的增加,渗透率增值变小并呈指数衰减;但仍可大范围改善地层单相渗透率,提高油藏开发效果。研究成果对大功率人工谐振波技术在油藏开发中的应用具有一定支撑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99.
相对渗透率曲线是油藏数值模拟的关键参数。超低渗透储层致密,喉道细小,孔隙结构非常复杂,在水驱油实验过程中,毛管压力作用和末端效应非常显著。在超低渗储层水驱油实验的基础上,首先应用传统的JBN方法(忽略毛管压力的影响)计算相对渗透率,发现其是不适用的。为了克服岩心末端效应的影响,应用X-ray CT扫描技术获得含水饱和度剖面数据;并结合两相饱和度剖面理论,推导了一种计算两相相对渗透率的新方法。结果表明:应用模型计算的相对渗透率曲线能够反映超低渗储层毛管压力大的特征。超低渗透岩心的水相渗透率起初上升很慢,随后快速升高;而油相渗透率下降迅速。研究成果对于超低渗储层两相相对渗透率的计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00.
我国低煤阶煤层气具有广阔的勘探和开发前景,但是低煤阶煤层气井产气量目前仅占煤层气产量的5%左右,主要原因是对低煤阶煤层气地质条件的研究不够深入。本文从煤层气成因、储层特征以及成藏条件等方面分析了低煤阶煤煤层气地质研究现状,以期更好地促进低煤阶煤煤层气开采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