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54篇
系统科学   9篇
丛书文集   18篇
教育与普及   28篇
理论与方法论   13篇
现状及发展   5篇
综合类   124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110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96篇
  2011年   90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为了更快捷、更有效地建立渗透率的测井解释模型,为油田开发生产服务,提出一种新的建模方法分位数回归法。该方法在再现数据间的内在联系和抑制离群数据的影响方面,与原始的渗透率解释模型相比有较大的优越性,在我国东部某油田沙三段储层评价中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72.
73.
介绍了羽状水平井煤层气开发的特点及其优势,根据羽状水平井开发的地质要求,对沁南盆地进行了分析,优选出羽状水平井部署区域。  相似文献   
74.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逐渐成熟,各种融资方式各显其能,同时满足市场参与者的不同需求,而作为5大金融支柱(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和租赁)之一的租赁业却难觅寻踪。作为现代租赁的典型代表,融资租赁把金融、贸易和技术更新结合起来,对各方当事人以及宏观经济的调节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作为一个成熟的资本市场它是不可或缺的,我们应该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的金融实际,大力发展现代融资租赁业。  相似文献   
75.
76.
以晋城矿区西部为例,探讨了煤层气开发井网设计的具体内容,并根据不同地质构造特征,确定了本区块内煤层气井开发的合理样式及井网布置。  相似文献   
77.
应用Bethe网络研究孔隙结构对两相相对渗透率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Bethe网络,根据基本逾渗理论,采用截断正态分布来表示孔隙大小分布,研究了不同孔隙结构对两相相对渗透率曲线的影响,包括平均喉道大小、分布的均匀程度和配位数等有关孔隙结构特征参数.计算表明,用Bethe网络可以很方便地研究孔隙结构对相对渗透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78.
以尿素-三聚氰胺-甲醛树脂(UMF)为壁材,石蜡为芯材,通过原位聚合法制备了相变微胶囊,并探讨了尿素含量对相变微胶囊性能的影响。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热重分析(TG)及渗漏率对相变微胶囊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与三聚氰胺-甲醛树脂(MF)相变微胶囊相比,UMF相变微胶囊的表面更光滑,破损率更低,热稳定性能更高。当尿素与三聚氰胺质量比为10%时,相变微胶囊的渗漏率最低。  相似文献   
79.
为探讨温度、压力的变化对储层岩石物性的影响,利用高温高压岩石物性参数测试系统对莺-琼盆地中深层砂岩储层岩样进行了气体介质的变温及高温变围压孔隙度和渗透率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莺-琼盆地储层岩石在高温下的热膨胀会造成岩石的孔隙度和渗透率出现轻微下降,热膨胀效应对孔隙度影响很小(变化率3%),对渗透率的影响相对明显(平均变化率8%),且喉道越小,影响越大。在高温条件下(170℃),压力因素引起孔隙度和渗透率的下降幅度要大于单一温度的影响,岩石孔隙度的变化主要受初始孔隙空间大小及泥质含量的控制,而高温条件对岩石的渗透率降低有抑制作用。实验岩石表现出的温度及压力敏感特性主要受岩石刚性颗粒含量及胶结强度的控制。  相似文献   
80.
在全世界即将面临"低碳经济"的新形势下,我国煤层气产业正处于能源结构变革的重大历史机遇与挑战之中。该文作者根据多年来的研究成果与实际工作经验,认识到我国煤层气的综合开发利用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煤层气开发是一项新兴的综合性技术工作,同时也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高风险产业。然而作为能源新兴产业,煤层气开发不仅能带动国家相关产业链的互动,还能有效地降低人类温室气体的排放。因而对保护环境与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