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25篇
  免费   191篇
  国内免费   290篇
系统科学   155篇
丛书文集   370篇
教育与普及   550篇
理论与方法论   112篇
现状及发展   59篇
研究方法   1篇
综合类   8059篇
  2024年   48篇
  2023年   154篇
  2022年   198篇
  2021年   209篇
  2020年   225篇
  2019年   172篇
  2018年   110篇
  2017年   146篇
  2016年   164篇
  2015年   250篇
  2014年   496篇
  2013年   453篇
  2012年   530篇
  2011年   579篇
  2010年   507篇
  2009年   537篇
  2008年   803篇
  2007年   588篇
  2006年   422篇
  2005年   454篇
  2004年   340篇
  2003年   274篇
  2002年   265篇
  2001年   251篇
  2000年   204篇
  1999年   147篇
  1998年   125篇
  1997年   112篇
  1996年   76篇
  1995年   65篇
  1994年   66篇
  1993年   56篇
  1992年   58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50篇
  1989年   52篇
  1988年   38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根据NaOH溶液吸收CO2原理,对西安南郊和蓝田不同成因土层CO2释放量进行了观测,探讨了土壤CO2释放量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资料表明,关中地区夏季土壤(厚土层)CO2释放量变化规律与气温变化规律负相关,CO2释放量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一般滞后4~6h;而薄土层土壤CO2释放量变化规律与气温变化规律正相关,CO2释放量不存在“滞后性”,且释放量明显小于厚土层;土壤CO2释放量的变化与温度和天气密切相关,温度高、天气晴朗时释放量大,反之则小;厚土层CO2释放量白天小于夜间,白天约占1/3,夜间约占2/3;薄土层CO2释放量白天大于夜间,白天约占2/3,夜间约占1/3,薄层土CO2观测揭示了CO2释放量和变化规律都与土层厚度有关。  相似文献   
92.
Temperature variations on the Tibetan Plateau over the last two millennia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The paleoclimate data recovered from ice cores,tree rings and lake sediments indicate regional features of cfimatic change on the Tibeta n Plateau (TP) during the last 2000 years. The composite temperature reconstructions in-dicate that several main climatic episodes, such as the “LittleIce Age“ between 1400 and 1900, the “Medieval Warm Pe-riod“ in 1150-1400, a less warm period in 800-1100, and an earlier cold period between the 3rd and 5th centuries,occurred in the TP. In addition, temperature varied from region to region. The period from AD 800 to 1100, which waswarm in northeastern TP, was contemporaneous with cool-ing in the western and southern TP. The southern TP ex-perienced warming between 1150 and 1400. For western TP,the δ^18O records of the Guliya ice core indicate that the pe-Hod 1250-1500 witnessed a clear warming. Large-scaletrends in the temperature history from northeastern TP aremore similar to those in eastern China than are the trendsfrom the Guliya ice cap far to the west and southern TP. The most prominent similarities between the temperature varia-tions of the TP and eastern China are such cold phases as 1100-1150, 1500-1550, 1650-1700 and 1800-1850, andthe latter three cold events match with three widespreadg lacial advances which occurred on the TP during the Little Ice A2e.  相似文献   
93.
94.
煤层气井采气机理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水文地质的角度分析了稳定状态和非稳定状态下煤层气井的生产过程,揭示了煤层气井生产的实质就是通过排水达到降压、采气,以地下水运移规律为指导进行排采是煤层气井持续、稳定、高产的关键。同时结合不同地质情况分析了煤层气井的产气规律及趋势,为煤层气井的预测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5.
沥青路面罩面的设计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国内外罩面或改建设计方法的不足 ,借助于同济大学对新建和罩面改建后的沥青路面使用性能的研究成果 ,将寿命周期费用分析引入罩面设计 ,提出了沥青路面罩面设计方法———基于使用性能和技术经济分析的最佳罩面时机和最佳罩面厚度选择方法 ,并通过实例说明了该方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96.
采用贫混凝土基层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厚度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贫混凝土基层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是解决重载交通的一种理想路面形式。贫混凝土基层与水泥混凝土面层的不同厚度组合会对路面荷载应力产生较大的影响,考虑实际路面的各种要求,提出了厚度优化的数学模型。利用三维有限元模型,根据在不同结构形式下的合理目标函数,分析了最佳的厚度组合比。  相似文献   
97.
本文主要讨论螺杆的挤压及输送的工作方式、螺旋叶片的展开和变化形式、螺杆组合的方法及螺杆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98.
应用现场椭圆偏振光谱技术并结合循环伏安法。研究了镍电极表面Ni(OH)2与NiOOH的相互转化,以均匀膜模型拟合实验数据获得表面膜厚度的变化规律,采用以光学参量变化速率(Vop)为参数的椭圆偏振光谱方法能直接反映出体系的特征.Vop参量与表面膜厚度的变化率间存在密切关系,Vop反映了电极表面表面膜厚度的变化率.  相似文献   
99.
烟草中多酚氧化酶的生理生化特征及其活性控制的研究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对烟草叶中的多酚氧化酶(PPO)进行了部分纯化,对比了叶中PPO在苗期和田间的活性差异,研究了其活性变化规律,发现生长旺盛期PPO活性高于其他时期,研究了烟叶在不同水势条件下PPO活性变化规律,发现水势过高、过低,PPO活性均较低,在一872.78kPa水势条件下,PPO活性最高,所以细胞中的含水量是影响PPO活性的因素之一.研究了PPO在35℃、40℃、45℃、50℃、55℃、60℃、65℃、70℃和75℃等烘烤温度条件下的热敏感性,发现: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35℃;温度由35℃升至75℃,活性逐渐下降,在每一温度下保持5min,活性趋于稳定,用回归法得出了烟叶中PPO的下降百分数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式.用双倒数作图法比较了NaDiCa、EDTA、巯基乙醇和硫脲4种常用抑制剂对烟叶中PPO活性的抑制强度,结果表明:同一浓度下它们对PPO的抑制强度依次递减,而NaDiCa抑制效率明显高于其他3种抑制剂;CuCl2可以促进PPO活性,用回归法得出了活力增加百分数与二价铜离子浓度的关系式。  相似文献   
100.
混凝土路面厚度的超声波无损检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模拟物理模型,并根据相似性原则建立起公路路面和路基的双层简化模型,提出了一种准确识别反射波,测量反射波速率及走时参量的实用方法。采用特殊的观测系统,由波速及走时反推路面厚度。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无损检测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相对误差不超过3%,并可用于其它领域的质量检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