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4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8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29篇
教育与普及   30篇
理论与方法论   5篇
现状及发展   4篇
综合类   58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51.
塑料裂解脱氢可以实现废塑料的高值化利用。与传统塑料热解相比,微波催化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实现更高的H2产率和转化率。对比研究了不同结构的Fe基催化剂在微波场下对塑料脱氢产率的影响,探讨了催化剂组成与塑料脱氢活性之间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Al2O3负载型Fe催化剂和Fe-Al复合氧化物均可以获得较高的H2产率,并促进碳纳米管的生成,后者的H2产率可达46 mmol/g。通过X 射线衍射和穆斯堡尔谱的表征分析,发现催化剂的微波吸收性能、催化剂中铁的形态和分散度是决定塑料在微波场下裂解脱氢性能的重要因素。此外,采用SiC管反应器屏蔽微波电磁场,研究了微波对塑料裂解脱氢反应的影响。在相同的温度条件下,SiC管反应器中的塑料裂解脱氢性能显著下降,证明微波电磁场对塑料裂解脱氢反应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52.
为解决生物质气化中焦油产率过高,易造成设施堵塞和腐蚀的问题,在气化过程引入铁基催化剂以降低焦油产率。同时基于生物质气化中合成气组分变化及焦油裂解的作用分析了铁基催化剂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当加入铁基催化剂后,合成气中的氢气产率从20.32 mL/g (每克生物质)上升到114.72 mL/g;焦油中大分子多环芳烃被降解,铁催化了纤维素链端的降解反应,使纤维素分解成了糠醛、酮、呋喃等化合物。该研究证实了铁基催化剂的催化效果,揭示了催化机理,为铁基催化剂在气化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53.
痂状炭角菌(Xylaria sp.L1)是一种高价值药用真菌,属于炭角菌科,它生长在野外废弃的白蚁巢穴周围。文章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ultra-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UPLC)-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quadrupole-orbitrap high-resolution mass spectrometry, Q-Orbitrap HRMS)技术对痂状炭角菌子实体80%甲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分析。采用Welch RP-C18柱色谱(150 mm×2.1 mm, 1.8μm),以0.1%甲酸水溶液和0.1%甲酸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高分辨质谱分析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lectrospray ionization source, ESI),在正、负离子模式下扫描采集数据;从痂状炭角菌子实体中共检测到41种化合物,包含6种萜类化合物、4种苯丙素类化合物、14种生物碱类化合物、 10种长链不饱和脂肪酸类化合物、7种甾体类化合物,其中有18种化合物为痂状炭角菌子实体中首次发现。该研究对痂状炭角菌子实体...  相似文献   
654.
以一种聚甲基丙烯酸酯类粘度指数改进剂为例,采用凝胶渗透色谱(GPC)、热重(TG)、红外光谱(FT-IR)和热裂解气质联用(Py-GC/MS)对聚合物的分子量、热稳定性和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样品的数均分子量Mn为9.1×104 g·mol-1,重均分子量Mw为6.9×105 g·mol-1,分散度D为7.6;样品在364.8℃开始分解,最大分解温度为393.7℃.该粘度指数改进剂主要为苯乙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十二酯、甲基丙烯酸十四酯单体共聚的线性直链分子,单体比例依次为15:20:44:21.本研究结果为聚甲基丙烯酸酯粘度指数改进剂的结构表征提供了一套完整、可行、简便的分析方法,也为制备高性能粘度指数改进剂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