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6篇
丛书文集   12篇
教育与普及   9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358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8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用测定化合物的红外光谱,~1H-核磁共振、元素分析,克分子折射等物理常数,证明两种不同方法合成的化合物是二甲基苯乙炔基乙氧基硅烷。  相似文献   
82.
水含量对有机相中脂肪酶催化有机硅烷醇与戊酸的酯化反应有显著的影响。脂肪酶L_1754的最适温度随有机溶剂中水含量的降低而提高,溶剂中的水含量不影响固定化脂肪酶Lipozyme的最适温度。对所研究的反应体系,水含量为4.17mmol/L时,Lipozyme的活力最高,而脂肪酶L_1754的最适水含量为3.0mmol/L。  相似文献   
83.
利用诱导效应指数,建立了两种计算硅烷基衍生物XSiRxH3-x的标准生成热的方法,18个可比较值的平均偏差分别为2.46kJ·mol-1,1.41kJ·mol-1。同时得到两种计算XSiRxH3-x键裂能的方法。18个可比较值的平均偏差分别为2.52kJ·mol-1,1.43kJ·mol-1。  相似文献   
84.
周鹏鹏  印香俊 《科技资讯》2011,(28):107-107
采用氯丙基三氯硅烷改性硅胶负载硫酸钛催化合成丙二酸二乙酯,研究了催化剂负载量对催化活性和改性催化剂用量对酯化率的影响,以及投料比、反应时间和循环次数与酯化率的关系。  相似文献   
85.
印香俊  周鹏鹏 《科技资讯》2011,(27):225-225
以丙二酸和乙醇为原料,以苯基三氯硅烷改性硅胶负载硫酸钛为催化剂,合成丙二酸二乙酯,确定了酯化优化条件。  相似文献   
86.
合成了3种苯甲酰乙酰替苯胺型二当量黄成色剂,其结构经元素分析、核磁共振、熔点等手段得到了确证,应用结果表明3种二当量黄成色剂与目前国内所用CP116相比具有较高的活性和较好的照相性能。  相似文献   
87.
通过辊涂和热固化技术在低碳钢表面制备硅烷改性主链型聚苯并噁嗪涂层,该涂层具有良好的成膜性和疏水性。采用电化学阻抗谱法研究了硅烷改性对主链型聚苯并噁嗪涂层防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硅烷的引入能够提高主链型聚苯并噁嗪涂层的防腐蚀性能;当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与苯并噁嗪前驱体的质量比为40∶100时,所制备的涂层防腐蚀性能最优,涂层在0.01 Hz处的阻抗值达到6.29×10~8Ω·cm~2,相比空白低碳钢片提高了5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88.
邢宇 《科技信息》2013,(24):396-396,398
混凝土结构以其造价低廉、施工简单、经久耐用和养护方便的优点,在桥梁工程中被广泛应用,是国民经济建设中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早期的工程对混凝土结构的腐蚀缺乏足够的重视,材料劣化腐蚀的病害屡有发生。如何采取经济有效的措施,预防和控制混凝土桥的腐蚀破坏,成为了世界各国普遍关心的研究课题。本文简单介绍了几项已成功应用的技术,供设计、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89.
用双马来酰亚胺(简称BMI)和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脂(简称PBT)共混,配合硅烷偶联,用挤出机作为反应器,制备耐温增强阻燃材料,研究了双马来酰亚胺的质量分数、硅烷偶联剂用量与材料力学性能、热学性能的关系,获得了综合性能较好的PBT材料.  相似文献   
90.
Sigma-1受体(Sigma-1 receptor,σ1R)主要参与调节细胞应激反应和细胞稳态,并与许多神经退行性疾病及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烷氧基异恶唑类化合物是一种新型的σ1R受体抑制剂,对σ1R具有较好的抑制活性,最优化合物与σ1R之间的结合常数小于1 nm。为了探究立体效应对这一类抑制剂与σ1R相互作用的影响,应用分子对接、分子动力学模拟和结合自由能计算;对比研究了3个σ1R抑制剂(20、37和54)与σ1R之间的相互作用方式和结合强度。研究表明,具有较大头端疏水区和质子供体N原子区的化合物54与σ1R之间的结合强度最大,这与实验测得的结合常数一致。此外,还计算了σ1R抑制剂与σ1R之间相互作用的能量分项。结果表明,范德华相互作用对该类抑制剂与σ1R之间的相互作用起主导作用;而静电相互作用的影响较小。基于氨基酸残基的结合自由能分解及对抑制剂与σ1R结合构象的分析表明,提高头端疏水区和质子供体N原子区的立体体积,有利于提高该类抑制剂与σ1R之间的结合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