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丛书文集   4篇
教育与普及   5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77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31.
以碳酸钾为碱,β-二酮或β-酮酯和二硫化碳、溴乙醇反应,用简单的方法合成了标题化合物。  相似文献   
32.
报道了α-乙酰基-α-苯甲酰基二硫缩烯酮与吡啶甲醛在碱性条件下的缩合反应,并对所合成的化合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33.
南海西部45万年来的表层水温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丽  王慧  李建如  赵美训  汪品先 《科学通报》2009,54(9):1269-1277
应用分子化石长链烯酮的不饱和度, 在南海西部取得了45万年以来表层水温的变化记录, 分辨率约1 ka, 是南海迄今为止时间最长的高分辨率温度剖面. 结果表明U3k′7-SST与有孔虫氧同位素一样显示出冰期旋回的特征, 冰期、间冰期表层水温的变化范围分别为23~25.5℃和25~28℃, 最高温为MIS5.5时期的28.4℃, 最低温为MIS2时期的22.6℃. 5次冰期旋回转换期中温度变化都超前于有孔虫氧同位素, 与南北半球温度变化记录对比显示南海的温度变化模式与南半球相似. 频谱分析中强烈的岁差及半岁差周期显示了明显的热带区域特征.  相似文献   
34.
α-羰基烯酮二硫代缩醛化学研究进展(Ⅳ)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在作者以前工作的基础上,针对α-羰基烯酮二硫代缩醛的缩合反应及其他一些反应进行归纳率总结.研究发现反应物中二硫缩醛基的结构对缩合反应有着深远影响,其中将具多官能团的α-羰基烯酮二硫代缩醛同具生物活性的有机锡酯类化合物结合起来研究是该课题组近期研究的新成果.  相似文献   
35.
环烯并吡咯衍生物在EI和FAB条件下,可以发生游离基引发的氢重排失去一个中性的烯酮型分子,生成3-羟基-2-甲酰乙酯环烯并吡咯,后者由于邻位效应,又失去一分子乙醇、CO及发生缩环和一系列吡咯环的裂解反应。一些环己烯并吡咯衍生物的离子可以发生RDA反应。  相似文献   
36.
采用乙醇超声提取三个不同月份的截叶铁扫帚,并运用GC MS法分析截叶铁扫帚乙醚供试液的化学成分和羽扇烯酮的相对含量.结果显示从截叶铁扫帚中共检测出61种成分,5月份截叶铁扫帚的成分有42种,8月份有39种,11月份有42种,均主要为烷烃、萜类、芳香类物质,并首次发现截叶铁扫帚中含有羽扇烯酮,测得5月、8月、11月截叶铁扫帚中羽扇烯酮的含量分别为1.734mg/g、2.235mg/g、1.111mg/g.通过比较三个不同月份截叶铁扫帚中的化学成分及其含量,8月份截叶铁扫帚中化学成分种类最少,但羽扇烯酮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37.
以α-羰基二硫缩烯酮和乙二胺为原料,乙醇为溶剂,经过连续两步反应,合成了4种杂环烯酮缩胺类化合物,讨论了合成反应机理,并用核磁、红外等测试手段对化合物进行了表征.该方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及产率高等优点,为杂环烯酮缩胺类化合物的合成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38.
以β-二羰基化合物为反应原料,无水醋酸钾为碱,在温和的条件下合成了8种α-羰基二硫代烯酮类化合物,研究其合成方法,对各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对其反应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9.
松小囊信息素α—蒎烯含氧衍生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α-蒎烯为原料,控制反应条件,用不同氧化剂进行选择区域氧化,合成了松小囊信息素马鞍烯醇(Ⅰ)、马鞍烯酮(Ⅱ)、桃金娘烯醇(Ⅲ)和桃金娘烯醛(Ⅳ),并用IR和MS谱验证了结构。用化合物(Ⅰ-Ⅳ)对纵抗切梢小囊进行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它们对纵抗切梢小囊均有一定聚集作用,当用α-蒎烯配制成复方时,其诱集率提高,特别是纵坑切梢小囊梢转干期的诱集率明显高于梢转梢期。  相似文献   
40.
用电荷密度拓扑分析方法对烯酮与亚甲胺环加成反应的IRC途径上过渡态附近相应构型进行了研究,得出该反应是以协同、非同步方式进行,在过渡态,C_2-N_1键已基本上形成,而C_4-C_3之间只有弱的闭壳层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