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0篇
丛书文集   7篇
教育与普及   7篇
综合类   33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POSS/PMMA纳米复合材料制备及其热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CuCl/2,2’-联吡啶为催化剂,单功能基POSS-Cl为引发剂,采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方法制备了POSS/PMMA核壳型结构的纳米复合材料,通过FTIR1、H-NMR、XPS等手段对其进行表征,并用DSC、TGA等检测手段对其热性能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ATRP法制备POSS/PMMA纳米复合材料是可行的,POSS的加入对PMMA的热性能有较大程度地提高。  相似文献   
132.
ELENIMOL JS-2水溶液的动态表面张力及吸附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最大泡压法测定了反应型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烯丙基琥珀酸酯磺酸钠(ELENIMOLJS-2)水溶液的动态表面张力(DST),考察了浓度、温度和电解质对DST的影响,计算了反映动态表面张力的各种参数.结合Word-Tordai方程,对ELENIMOL JS-2水溶液的吸附动力学模式进行了研究,发现吸附初期为纯扩散控制模式,吸附后期为拟扩散控制模式,吸附中期为混合动力学控制模式.  相似文献   
133.
用CNDOS/2方法研究并确认了羰基铁光催化烯丙基苯异构化反应的途径。证实了1,3-H转移机理,而HFe(CO3)(π-烯丙基)机理是不合理的。计算所得活化能与实验值符合得很好。  相似文献   
134.
本文采用快速静态渗透压法,以0.2MNaNO_3水溶液为介质测定了聚电解质—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二氧化硫共聚物(PDS)的分子量、维利系数A_2、A_3及有效电荷特征值Z~2/C′_s。结果表明,PDS的为1.2×10~5,作为长效粘土稳定剂不会造成地层堵塞,油层伤害;A_2为正值,与强聚电解质的结构特征和溶剂体系相符;Z~2/C′_s值较大即聚合物分子链上有效电荷数多,与带负电的粘土结合力强,防膨性能好。  相似文献   
135.
本文提出了将试剂 N-烯丙基-N′-(对苯磺酸钠)硫脲用于Bi(Ⅲ)-Cu(Ⅱ)-NTu-I(?)异金属四元体系中,光度测定微量 Bi 的新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法显色快、稳定性好、选择性高,优于经典的碘化物法和硫脲法.在水相中可直接测定,操作简单.铋浓度在0~110μg/mL 范围内成直线关系,ε≈1×10~4. 对回收实验和合成样品分析,均获得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6.
用无水稀土氯化物与2-甲基烯丙基氯化镁反应,合成了稀土2-甲基稀丙基化合物(C4H7)2LnCl5Mg2(THF)4(Ln=Ce,Pr,Nd和Sm;式中THF为四氢呋喃).该化合物与茚作用,获得了对空气与湿气敏感的含茚基多核稀土2-甲基烯丙基配合物.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质谱及摩尔电导的测定,该化合物的组成为(C9H7)3(C4H7)Ln2Cl8Mg3(TMED)3(式中TMED为四甲基乙二胺).  相似文献   
137.
以烯丙基异硫氰酸酯和氨基硫脲为原料制得硫脲类化合物(Ⅰ),Ⅰ进一步与α-卤代芳酮环化,合成了6种未见文献报道的硫脲衍生物(Ⅲ),其结构经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得到确认.  相似文献   
138.
以3-去乙烯基脱镁叶绿酸-a甲酯为原料,利用叶立德试剂对其3-位进行Wittig合成修饰,并且对E环进行氧化、N-取代和酰基化改造,合成了一系列3-(2-亚烯丙基)-3-去乙烯基脱镁叶绿酸-a甲酯及其红紫素-18酰亚胺衍生物.所有化合物均由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以及元素分析予以证实.其中,红紫素-18酰亚胺衍生物的紫外吸收均产生了红移.  相似文献   
139.
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的合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一步”法和“两步”法合成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的不足,通过分析研究DMDAAC的合成反应过程,并结合“一步”法和“两步”法各自的优点,探索出一套新的DMDAAC合成路线:“一步 两步”法。采用该工艺可合成出高纯度DMDAAC,反应时间仅为9h,产率高达95%。  相似文献   
140.
由于邻苯二甲酸二丙烯酯(DPA)能与双马来酰亚胺(BMI)/二烯丙基双酚A(DABPA)树脂能发生交联反应,因而当使用DPA作为活性稀释剂,改善BMI/DABPA树脂体系的加工性能,降低树脂体系粘度时,能兼顾树脂的耐热性能.通过实验测定DPA在树脂中的不同比例,树脂的粘度及其固化后的热失重数据,分析确定DPA的适宜含量为(wt%)15%-20%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