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2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3篇
系统科学   13篇
丛书文集   3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407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21.
为研究配置500 MPa纵向热轧带肋钢筋的混凝土梁的裂缝特征及评估相关规范裂缝计算公式的适用性,进行了22根钢筋混凝土梁受弯性能试验,得到22个平均裂缝间距和92组裂缝宽度数据,相应的钢筋应力范围在201~482MPa,这些试验数据可反映钢筋应力较高情况下受弯构件的裂缝开展特点.试验结果表明,按规范GB50010—2002公式计算的平均裂缝间距、平均裂缝宽度和最大裂缝宽度比试验值普遍偏大,二者之比的均值分别为1.127,1.557和1.535.根据试验结果,提出配置500 MPa带肋钢筋的混凝土梁的裂缝宽度计算公式修正建议,并给出梁侧面钢筋处和受拉边缘的平均裂缝宽度的换算关系式,建议公式的计算值和试验值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22.
宋焕君 《科技信息》2011,(23):I0395-I0395,I0362
简要介绍了济钢热连轧厂新建带钢平整分卷机组概况、机组特点以及生产工艺;该机组建成投产后,可彻底清除带钢表面的氧化铁皮,减少带钢内部的残余应力,改善产品的表面质量,提高带钢平直度,改善带钢的力学性能,对提高热轧薄规格产品的附加值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3.
为了探索出一条节能、环保、适合我国国情的热轧钢筋生产新途径,结合近年来国内外对棒线材控轧、控冷及相关技术研究的最新成果,对国内各棒线材厂十分关注的适用于钢筋混凝土用普通热轧带肋钢筋和细晶粒热轧带肋钢筋的新标准GB1499.2-2007中关于普通热轧及细晶粒钢筋的定义及说明不准确之处进行了分析,讨论了标准中有关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和焊接性能等问题,将标准与国外相关标准进行了对比,指出其中的差异.建议在修订标准时,明确有关规定,使生产厂家有章可循.  相似文献   
24.
为实现对热轧带钢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断裂延伸率等力学性能的预测及控制,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分别建立了根据生产工艺参数预测力学性能的质量模型,以及根据力学性能要求对生产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的逆质量控制模型.利用质量预测模型,分析得出屈服强度随卷取温度的上升而下降的变化规律,进而可以对组织性能进行在线调整,实现在线应用.  相似文献   
25.
采用有限差分数值计算方法,确定了热轧带钢实现超快速冷却的综合对流换热系数范围,对于厚度为3~4 mm的带钢,实现300~400℃/s超快速冷却速率所需的带钢表面对流换热范围约为(4~8)kW/(m2.K).分析了水冷过程中带钢表面的局部换热机理,认为冷却系统实现超快速冷却的关键在于扩大带钢表面射流冲击换热区的面积.温度场的计算分析表明,与层流冷却相比,超快速冷却条件下厚度方向的温度梯度显著增大,有必要在超快速冷却技术的实际应用中考虑厚度方向温度梯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6.
针对连铸连轧和冷装热轧并存环境下的炼钢-连铸生产调度问题,建立了基于浇次开浇时间的炉次指派和作业排序模型.在该模型中,通过浇次开浇时间单位提前/拖期成本的惩罚值的控制可以协调炼钢-连铸和热轧生产环节之间的匹配关系.对所建立的模型,提出了基于遗传算法和线性规划的实用算法,并给出了源于实际生产数据的计算实例.  相似文献   
27.
研究了薄板坯连铸连轧(CSP)工艺生产高强度汽车用大梁板的工艺控制参数与力学性能和显微组织间的关系.根据柔性工艺控制的指导思想,在珠钢电炉CSP流程下实现了生产不同级别高强度钢板的柔性轧制工艺.利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研究了其组织和强度差异产生的原因.研究表明,钢板最终组织为多边形铁素体和少量珠光体组成,平均铁索体晶粒尺寸约为3.7~5.6μm;当降低卷取温度,部分渗碳体已破碎成细小的碳化物粒子分布于铁素体基体上,钢板中有少量贝氏体出现.  相似文献   
28.
钎焊-热轧法制备高速公路不锈钢复合护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当前高速公路热镀锌护栏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采用不锈钢/碳钢复合板作为新型高速公路护栏材料.研究了钎焊-热轧法制备不锈钢复合护栏的工艺,技术路线为通过炉中钎焊实现不锈钢/碳钢的初结合,对钎焊复合板进行热轧进一步提高结合强度.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自制的Ag质量分数为15%的钎料可以实现不锈钢/碳钢有效的钎焊结合,钎焊温度720~730℃,钎焊时间3~4 min是较理想的工艺条件.对钎焊复合板热轧可以显著提高不锈钢/钎料界面的结合强度,压下率低于30%时,轧后钎料层未出现断裂、分层.热轧后,不锈钢复合护栏剪切强度可达338.4 MPa.  相似文献   
29.
刘俊杰  曾群红 《贵州科学》2007,25(Z1):45-49
水钢第一轧钢厂在高速线材轧机上生产铌微合金化HRR400热轧带肋螺纹钢筋,除成品孔型采用碳化钨螺纹辊环外,其余全部使用原孔型系统,产品力学性能达到了Ⅲ级螺纹钢标准.同时对影响钢筋力学性能、金相组织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30.
热带钢轧机轧辊磨损预测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以国内某厂2050mm热连轧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热带钢连轧机轧辊磨损产生的原因,采用现场在线磨损计算模型进行了离线模拟计算;利用现有磨床测试轧辊磨损曲线·通过理论计算与实测数据的比较,发现轧辊磨损沿轴向不同区域有不同的分布规律,其中部可以用二次曲线来描述,边部可用三次曲线描述·同时,回归出在线板形控制的磨损计算模型参数·修正后的计算结果符合轧辊磨损的一般规律,可用于轧辊磨损在线预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