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1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4篇
系统科学   3篇
丛书文集   8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33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41.
为减少采用CSP工艺生产的Q235B热轧带钢边部裂纹缺陷,分别在Q235B连铸坯和热轧带钢裂纹处进行取样,通过宏观形貌、金相组织、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等方法,研究铸坯角部横裂纹与热轧带钢边部裂纹的演变规律和形态变化.结果表明,结晶器卷渣、冷却不均匀是产生连铸坯角部裂纹的主要原因;第2道次过渡带钢的金相组织中出现混晶现象,裂纹边上存在脱碳现象;热轧带钢边部裂纹主要源自于铸坯裂纹,并在轧制过程中得到扩展.根据连铸工艺参数,对边部裂纹缺陷率与液渣层厚度、保护渣消耗量、结晶器振动参数、中间包过热度、结晶器传热参数以及铸坯宽度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边部裂纹控制工艺措施.  相似文献   
342.
结合国内某厂6机架热连轧精轧机组实际条件,选取典型产品制定了带钢轧制过程中板形急停后的测量实验方案.根据此方案进行了测量实验,得到带钢机架间板凸度实测值.结合轧制过程中各道次轧制力、弯辊力及辊形曲线等实际数据,采用基于影响函数法的四辊轧机辊系弹性变形软件针对该典型产品的板形控制过程进行计算,分析了轧辊平均凸度计算值与设定值之间存在偏差的原因.将带钢机架间横向厚度分布的计算值与实测值进行比较,二者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343.
不同润滑条件对热轧板带钢表面氧化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研究热轧润滑对板带钢热轧后表面质量的影响,对不同润滑条件下板带钢热轧后表面氧化情况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通过热轧润滑可以明显改善表面质量.油水混合润滑条件下,钢板表面的氧化铁皮仅有5μm,比纯水润滑条件下氧化层厚度平均减薄3μm左右,比无润滑平均减薄7μm左右.同时,对轧后的表面形貌进行了观察,可以看到在油水混合润滑条件下钢板轧后表面有清晰的轧制纹络存在.  相似文献   
344.
SI-FLAT板形仪激振频率设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I-FLAT板形仪是国内宽带钢冷连轧机首次采用的非接触式工业用板形仪,但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现,对于常轧规格的带钢,其激振频率设定始终为同一固定值,激振力仅随张应力的变化而变化,导致板形控制不稳定,激振频率的设置严重影响着板形检测的精度.本文在分析现场实际生产数据的基础上,提出了激振频率的设置应该遵循的两个基本原则,即振幅控制原则和检测间隔控制原则.为了对带钢振动进行固有频率和受迫振动振幅的分析和计算,采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12.0建立了带钢振动仿真模型,分析了带钢板形、宽度、厚度、张应力等因素所导致的带钢固有频率波动对带钢振幅的影响.研究发现,张应力和板形对带钢固有频率的影响较大.最后,基于振幅控制原则和检测间隔控制原则提出了可行性方案,即通过限制最小张应力,减小板形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同时为了控制最小检测间隔,便于对板形的在线控制,激振频率的大小应根据带钢速度进行调节设定.  相似文献   
345.
2800四辊轧机“逆宽”轧制中的凸度控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了研究2800四轧机在工作辊服役后期“逆宽”轧制状态下的凸度控制问题,结合大量的现场实测数据,运用变厚度平面有限元方法建立了专门针对2800四辊轧机的辊系变形(即凸度预测)仿真模型,根据仿真计算结果,揭示届工作辊服役后期的“箱型”磨损辊形,钢板宽度及轧制力等对钢板凸度的影响关系,并提出耵应的生产中可行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346.
针对板形板厚综合控制的耦合问题,通过分析板形控制系统需要先后投入平坦度反馈控制和动态凸度控制的综合系统特性,采用前馈补偿综合法设计解耦网络以完成动态轧制过程的板形板厚解耦控制。结合1700mm热连轧机实际控制系统,提出采用板形板厚增益调度解耦控制方法适应板形板厚耦合特性随实际轧制条件变化的应用需要,建立的增益调度函数集已在大型工业轧机得到验证与应用。  相似文献   
347.
研究了GTM算法在冷轧带钢颤振监测识别中的应用,结果表明,通过对轧制过程的工艺参数或振动特征的聚类训练,它能把正常数据和颤振数据分别映射到二维平面的不同输出区域,较好地将两种轧制状态聚类分开;输入数据映像点在平面上的轨迹变化趋势正确而直观地反映了轧制状态的变化,便于及时监测识别出颤振的发生,有利于提高轧制生产率和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348.
讨论运动带钢边裂识别和最小板宽的测量问题.分析了边裂的特征和边裂起止点的判断条件,讨论了边裂的识别过程和边裂特征参数的提取,对板宽数据进行合成和处理,给出区段中的最小板宽值.  相似文献   
349.
钢铁工业向智能制造转型升级过程中对相关模型的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热轧板带力学性能预测模型已很难满足现场需要,基于多层网络的深度学习模型在实际应用中往往受到数据不足、调参困难等限制,而且选择的有限个离散工艺参数很难准确反映板带的实际加工过程。为了应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gcForest框架的板带力学性能输入数据采样方法,该方法根据热轧板带生产这类工序流程复杂且工艺路径及参数对产品质量异常敏感的特点,设计了一种基于时间-温度-形变的三维连续时序过程数据采样方式,并将多粒度扫描得到的局部历程信息与板坯的基础信息(化学成分和典型工艺参数)进行融合,使下一环节的输入同时具备局部特征和全局特征;此外,在多粒度扫描结构中设计了可变窗口的子采样方案,使具有不同维度的输入数据通过多粒度扫描结构后能够得到相同维度的输出特征,使级联森林结构能够的正常训练。最后,在3个钢种的实际生产数据上进行实验评估,结果表明,这种基于gcForest的力学性能预报模型综合性能更好,而且调参容易,在样本较少的情况下也能保持很高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