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7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36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19篇
教育与普及   28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现状及发展   5篇
综合类   70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53 毫秒
51.
CW CO_2激光引发化学气相热解,以BCl_3/H_2为原料体系制备超细硼粉。探讨了反应热力学及引发过程机理,测定了镜距f与火焰温度T及反应气体在激光束中停留时间τ_停的关系,IR光谱表明粉体杂质主要是H_3BO_3,XRD结果表明硼粉为无定形体,硼含量分析结果表明为88.9%(wt),TEM观察表明硼粉为无粘连、单分散、分布窄的球形颗粒,粒度分布范围0.03~0.12μm,与热化学还原法及热管炉法硼粉相比,颗粒具有极好的分散性和均一性。  相似文献   
52.
利用热解-色质联用分析系统,对文题进行了研究,发现其热解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多元反应过程。在500~800℃,钛酸丁酯(Ⅰ)热解尾气产物主要是烯烃、醇、醚和醛类化合物。经热解机理分析,发现Ⅰ的重排断裂反应是整个热解过程的主反应,其反应动力学常数为3.87×10~5,活化能为69.3 kJ/  相似文献   
53.
本文通过对PAN预氧化纤维在碳化过程中的热裂解反应机理的分析,采用了以600℃为分界点的两段碳化工艺。对有关分段碳化的温度、碳化时间、张力及保护气氛等对最终碳纤维的力学性能的影响,作了较详细的研究。  相似文献   
54.
用电加热金属丝网技术研究了文题。用冷阱(-196℃)捕集CO_2、CO、CH_4、C_2H_4和C-2H_6等气相组成,由气相色谱测定各气相组分析出率。考察了保温加热和脉冲加热时,挥发分析出率和各气相组成析出率随温度变化的规律。根据总包单反应模型,计算了升温过程中总挥发分析出和各气相组成析出的动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55.
A series of 1,8,15,22-tetra(2,4-ditertbutylphen-oxy) phthalocyanines [α-(oAr)4PcM,M1=(H)2,M2=Pd,M3=Cu,M4=Zn,M5=Pb] were synthesized in this study.Each compound was bromized in two kinds of solvent.One is the solvent mixture of 1,1,2-trichloroethane and water,the other is 1,1,2-trichloroethane alone.The effects of solvent,bromine excess added and reaction duration on the bromization reaction were studied.The shift of maximum absorbance wave-length both is solution and in solid thin film was investigated comparatively,discovering that both were bathochromism but the former was more.TG data showed that the temperature of thermal decomposition decreased continuously with the increase of numbers of bromine.Finally,the fragments produced during the bromization of (OAr)4PcPb in 1,1,2-trichloroethane were characterized by GC/MS.Based on the electronic structure,the possible mechanism of decomposition of these compounds was presented and discussed.  相似文献   
56.
城市固体垃圾热解设备与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无筛分城市垃圾热解的实用技术进行了研究,开发出内热源和外热源联合使用的垃圾热解设备.同时对设备的温度变化、垃圾热解特性、产气规律以及影响热解气热值的主要因素等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结果表明:实用热解设备的产气率高,理想热解温度在700℃以下.垃圾热解气中H2的体积分数达15.2%,C2H4,C2H6,C3H6和CH4的体积分数总和是10%,热解气的平均热值为7546.4 kJ/m3.设备运行稳定且温度特性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57.
通过红外光谱(IR)分析方法,对炼焦配煤与聚氯乙烯(PVC)共热解固体产物中有机基团及氯的形态进行了研究,并对实验样品进行溶解试验后的残留物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低温(500℃以下)热解产物中含有微量的有机氯,而且这些有机氯主要来源于未分解的煤,高温(600℃以上)热解产物中的氯全部以无机状态存在.  相似文献   
58.
利用固定床反应器在600~1 300℃范围内进行抚顺煤的热解实验,研究了热解过程中燃料N向N2的转化,以及脱除矿物质元素和添加催化剂对N2生成的影响.升温速率是20℃/min,热解载气为高纯He,热解产生的N2用气相色谱方法定量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抚顺原煤在600℃热解时N2生成量很少,不足10%.随着热解温度的进一步升高,煤中N向N2的转化率几乎呈线性增长.N2的来源一是直接从煤的大分子结构中释放,二是由矿物质元素与燃料氮之间的固相反应产生.抚顺煤脱除矿物质后热解时,N2的生成量明显减少.Ti、Na、K、Fe、Ca类矿物质元素的加入不同程度地促进了N2生成,而且其作用温度区间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59.
在MATLAB5.3环境下,利用神经网络工具箱中的RBF神经网络算法,通过煤的元素分析和工业分析对煤的热解特性进行了研究,对热解析温度T1,最大反应速度对应的温度T1max,热解前期热解量G1以及热解完成时间 t进行了预报,预测结果表明用RBF神经网络来研究煤的热解特性,可以达到较高精度,是一种很好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60.
用热重分析法研究煤的可燃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微机示差热天平对煤的可燃性进行研究,通过对几十种煤的试验分析,提出了反映煤热解特性的指标:煤热解产物释放特性指数R,并给出了几种典型煤的煤热解产物释放特性指数R、可燃性指数C_b和着火稳燃特性综合判别指标R_w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