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4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36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19篇
教育与普及   28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现状及发展   5篇
综合类   70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21.
蒋亚军 《甘肃科技》2014,30(19):41-43
采用B3LYP和CCSD(T)双水平计算方法,研究了三氟乙酸热降解机理,计算结果表明,三氟乙酸热解反应存在5条反应通道,其中消除HF分子反应为主热解通道。结合经典过渡态理论,计算了300-2000K温度范围内主反应通道的反应速率常数和反应平衡常数,发现升高温度有利于三氟乙酸热降解。  相似文献   
22.
城市生活污泥是城市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含有病原微生物、有机污染物、重金属等危害因子。但是,污水处理厂产生的生活污泥含水率较高,通常在80%左右,给污泥的处理带来了极大困难。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高温无害化处理生活污泥的技术,即自蔓延热解焚烧技术。实践证明,该技术能有效解决高含水率生活污泥的减量化、无害化及资源化处置问题,同时能大大降低处理能耗及成本。  相似文献   
23.
为减少污泥干化过程中所释放臭气对环境的影响,对比研究了不同碱性添加剂对污泥干化臭气释放的抑制效果,以及不同吸附剂对污泥干化臭气的吸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污泥在干化前添加碱可以有效抑制含硫臭气的释放,尤其是酸性气体H_2S和SO_2的释放,并且所添加碱的碱性越强、抑制效果越好,在250℃下释放的气态硫化物总量不到样品中总硫含量的1%.在污泥直接干化尾气条件下进行吸附试验,发现分子筛与菌液对含硫、含氮气体吸收效果优于水和Na_2CO_3溶液,不再与气体的酸碱性相关,对于多数气体的脱除率都能达到90%以上.相比添加碱抑制臭气释放的方法,臭气产生后利用不同介质吸附对臭气排放的控制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24.
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粒度分析等实验方法研究了不同灰化温度(600℃和815℃)下制得的玉米芯灰的理化特性.利用马弗炉灼烧实验考察了灰化温度和保温时间对灰分量的影响,并通过扫描电镜-能谱联用技术对生物质气化站现场采集的玉米芯灰的灰成分和灰形态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灰化温度对灰粒度、灰分量、灰成分、灰形态和物相变化均有明显影响,但对积灰结渣特性影响不明显;灰的主要组成元素为钾和氯,玉米芯热解气化排放钾的主要形式是氯化钾;灰表面的形态各异,600℃灰化时形成絮状的大颗粒,815℃时灰表面发生软化熔融,絮状物减少.该研究可为生物质燃料经热化学转化后的燃气净化及生物质灰的综合利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5.
不同农业生物质废弃物的热解特性及动力学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充分利用农业生物质废弃物进行热解气化,以玉米芯、花生壳、稻壳和稻秸为研究对象,以高纯氮气为载气,通过热重分析和质谱分析联用技术,考察了其热解过程的失重机制、热流变化规律、小分子可燃气体(CO,H_2和CH_4)的释放规律及综合热解特性.结果表明,生物质的热解失重主要发生在220~410℃,玉米芯在该区间的失重最高,占总失重的80%~90%;挥发分综合释放指数D:玉米芯稻秸稻壳花生壳,活化能:稻壳玉米芯稻秸花生壳,固体剩余物:稻壳花生壳稻秸玉米芯,总体上看,玉米芯和稻秸的热稳定性较差,而稻壳和花生壳的热稳定性较好;通过Coats-Redfern法计算得到了相应的活化能和频率因子,计算结果与热重试验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6.
不同热解温度生物炭改良铅和镉污染土壤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探究热解温度对生物炭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影响,将300℃、500℃和700℃下制备的生物炭加入铅(Pb)和镉(Cd)污染土壤进行培养,检测重金属形态的变化。结果表明,加入生物炭培养60d后,Pb和Cd污染土壤pH值较对照上升0.35—0.86单位值,土壤中重金属的酸可提取态含量下降,残渣态含量上升,对目标重金属生物有效性降低的改良效果700℃>500℃>300℃;在生物炭添加量相同的情况下,复合污染土壤中Pb的残渣态含量比对应单一污染高50.60%—72.79%,而复合污染土壤中Cd的酸可提取态含量较对应单一污染高7.53%—12.99%;热解温度影响生物炭的表面特征和吸附重金属机制,进而影响生物炭改良土壤中目标重金属形态分布。  相似文献   
27.
以天然蔗渣浆纤维为原料,利用模塑热压工艺复合成形,得到物理性能优良的纤维模塑装饰建筑材料.借助拉伸性能测试、热重分析、FT-IR等研究了影响该材料力学性能的因素.研究表明:该材料的拉伸性能主要受增强剂和阻燃剂添加量,干燥温度、时间和压力的影响;随着阻燃剂添加量的增加,材料的拉伸性能明显降低;最佳干燥温度为160℃,干燥...  相似文献   
28.
以二茂铁为碳源和铁源在100 mL不锈钢高压釜中经520℃直接热解制备碳包裹纳米铁.研究不同反应物量对热解产物的影响,并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热解产物的物相、形貌和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二茂铁520℃热解碳产物以无定形炭和Fe3C相为主.当二茂铁的量为1 g时,热解产物是蜂窝状的多孔炭...  相似文献   
29.
早期热重分析研究表明,聚烯烃热解的温度比生物质温度高,生物质和塑料的热行为是独立的。在微波加热条件下,研究了三种添加剂(海泡石、Al2O3、Fe2(SO4)3)在松木屑/LDPE质量比为10∶1的混料中进行共热解时,对共热解液相产率和化学成分的影响。通过方差分析发现,微波功率较添加剂对液相产率影响更为显著,600~1 000 W较为适宜共热解;GC-MS分析发现,海泡石抑制了愈创木酚及其衍生物的生成,但对1-羟基-2-丙酮和乙酸(酐)可实现富集,平均含量分别达20.10%和27.84%;Al2O3可使1-羟基-2-丙酮平均含量高达22.47%,而紫丁香酚及其衍生物平均含量低至1.97%;Fe2(SO4)3可促进热解产物定向转化为糠醛,平均含量最高可达15.75%。  相似文献   
30.
本文介绍了渣油在超临界溶剂中,进行热解的流动型反应器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初步考察了大庆减压渣油重脱沥青油在超临界甲苯中的热解。结果表明,超临界溶剂中进行重油热解可抑制气体的生成和缩合反应的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