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52篇
  免费   278篇
  国内免费   475篇
系统科学   66篇
丛书文集   584篇
教育与普及   468篇
理论与方法论   73篇
现状及发展   51篇
综合类   11463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157篇
  2022年   155篇
  2021年   184篇
  2020年   139篇
  2019年   143篇
  2018年   78篇
  2017年   133篇
  2016年   145篇
  2015年   229篇
  2014年   390篇
  2013年   361篇
  2012年   380篇
  2011年   460篇
  2010年   429篇
  2009年   538篇
  2008年   666篇
  2007年   633篇
  2006年   450篇
  2005年   473篇
  2004年   550篇
  2003年   638篇
  2002年   637篇
  2001年   603篇
  2000年   484篇
  1999年   483篇
  1998年   361篇
  1997年   424篇
  1996年   391篇
  1995年   354篇
  1994年   341篇
  1993年   217篇
  1992年   269篇
  1991年   195篇
  1990年   205篇
  1989年   170篇
  1988年   96篇
  1987年   68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2篇
  1965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利用吸收光谱法和直流极谱法研究了Cu~(2+)的还原状态、抗坏态、抗坏血酸浓度及溶解氧对Cu~(2+)与三磺基四苯基卟啉配位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Cu~(2+)与三磺基四苯(?)基四苯基卟啉配位反应的可能机制为抗坏血酸首先将高价铜还原为亚铜,亚铜离子与配位剂生成对氧成对氧敏感的不稳定中间体Cu~(Ⅰ)——三磺基四:苯基卟啉配合物,立即又被溶解氧氧化为Cu(Ⅱ)——Ⅱ)——三磺基四苯基卟啉配合物。  相似文献   
122.
用电导法分别测定了三乙基苄基氯化铵合成反应在乙醇、正戊醇、1,2-二氯乙烷三种溶剂中的反应进程,此反应在三种介质均为二级反应;求出了不同温度下的反应速度常数、反应活化能、指前因子以及活化熵变;1,2-二氯乙烷是非质子性溶剂,对三乙基苄基氯化铵合成这类双分子亲核反应有利。乙醇溶剂的反应速度随温度升高而明显加快。  相似文献   
123.
2,3-二羟基哌嗪与几种氨基化合物的缩合反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乙二胺与乙二醛的缩合物2,3-二羟基哌嗪,分别与甲酰胺、脲和乙二胺反应,制得2,4,7,9,11,14-六氮杂三环[8,4,0,03,8]十四烷六盐酸盐四水合物(1),2,5,7,9-四氮杂双环[4,3,0]壬-8-酮二盐酸盐-水合物(2)和2,5,7,10-四氮杂双环[4,4,0]癸烷(3)。化合物1为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化合物。化合物2的合成工艺条件优化后,反应得率与文献[1]相比有一定提高。化合物3的合成,由于将反应分为低温和高温两个缩合阶段,使反应得率提高到77.5%。  相似文献   
124.
脂多糖—被动血凝试验早期诊断伤寒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估脂多糖-被动血凝试验(LPS-PHA)早期诊断伤寒的应用价值,对病程不同的102例伤寒患者用LPS-PHA、肥达反应和细菌培养进行检测,200例非伤寒发热患者作为对照。结果显示:伤寒患者病程第一周LPS-PHA阳性率为80%(24/30),第二周达9773%(43/44);细菌培养阳性率2451%;肥达反应的伤寒与副伤寒鞭毛抗体交叉阳性率达3725%;对照组LPS-PHA有2%的假阳性。结果表明:LPS-PHA可早期、简便及快速诊断伤寒,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125.
由于二胺与乙二醛的综合物2,3-二羟基哌嗪,分别与甲酰胺、脲和乙二胺反应,制得2,4,7,9,11,14-六氮杂三环[8,4,0,0^3.8]十四烷六盐酸盐四水合物(1),2,5,7,9-四氮杂双环[4,3,0]壬-8-酮二盐酸盐-水合物(2)和2,5,7,10-四氮杂双环[4,4,0]癸烷(3)。化合物1为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化合物。化合物2的合成工艺条件优化后,反应得率与文献[1]相比有一定提高。  相似文献   
126.
煤的热解研究:II.煤化程度对氢气氛下热解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我国18种具有代表性的不同煤化程度的煤(Φ3mm),在氢气氛、0.1MPa和900℃条件下进行了热解实验研究。考察了煤化程度对热解转化率和热解产物产率的影响;煤中挥发分与甲烷产率的关系;煤中氧含量与CO、CO2产率的关系以及煤种对热解气热值的影响,得到了描述热解气产率与煤中挥发分的关系式。  相似文献   
127.
在有机化学中,竞争反应极为普遍。而对于一组竞争反应来说,其产物的控制有动力学控制和热力学控制两种。在竞争反应中,我们把产物的组成由体系的平衡热力学所控制的反应称为热力学控制反应(或平衡控制反应),此时所得的产物(或主要产物)称为热力学控制产物(或平衡控制产物);而把产物的组成受相互竞争的反应速度所控制的反应称为动力学控制反应(或速度控制反应),此时所得的产物(或主要产物)称为动力学控制产物(或速度控制产物)。在不同的竞争反应中,热力学控制产物和动力学控制产物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有机竞争反应有可…  相似文献   
128.
煤中前沥青烯与沥青烯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的溶剂抽出物中前沥青烯与沥青烯的质量之比随煤化程度增加而增加。原位热解红外光谱研究结果表明,它们的热稳定性与其结构参数有关,芳香度高,甲基取代结构多的前沥青烯比沥青烯的热稳定性好。前沥青烯与沥青烯在溶剂分级过程中表现出的溶解性与其结构参数无必然联系,而与其酸碱组分间的氢键强度有关。前沥青烯中酸碱组分间的氢键强度为5.15~30.9kJ/mol;沥青烯为<5.15kJ/mol。  相似文献   
129.
铁铝原子在金属间化合物形成中的扩散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采用铁铝扩散偶,研究铁铝原子在化合反应中的扩散和金属间化合物的形成机理,扩散偶在铁铝低共熔反应温度上下进行热处理,结果表明,扩散偶在低于共熔反应温度处理时,在扩散偶铁-铝界面铁的一侧,通过铝原子的扩散,形成了富铝相金属间化合物FeAl2;而在高于共熔反应温度处理时,则在铁-铝界面上,通过铁、铝原子的互扩散形成了金属间化合物Fe3Al5,并随时间向两旁生长,两种化合物均为多孔体。研究发现铁、铝原子的  相似文献   
130.
以大孔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进行了乙酸和正丁醇的酯化反应,研究了不同的催化剂用量,醇/醇摩尔比和温度对酯化反应的影响,得出较佳的工艺条件为2.52g cat/molHAc,醇酸摩尔比为和110-120℃,并从温度与酯化速度的关系求出反应级数,反应速度常数和反应活化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