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丛书文集   24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23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51.
52.
江涛 《科技园地》2004,(3):44-44
一、选品牌,莫被价格迷住眼 相当多的小作坊式企业,多采用取粗制滥造。以次充好的手段,生产出来的低价产品等同于质量差、服务差、性能差的“问题产品”。市场上屡屡发生的热水器倒塌、漏水、无热水等现象,都是这类产品埋下的祸根。因此,大品牌就成了最佳选择,其优良的品质,强大的售后服务更加会保证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53.
探讨了一种提高太阳能热水器光热转换效率的新途径——全息太阳能集热系统.重点阐述全息光栅和集热系统的核心部件——反射全息图的研制过程.  相似文献   
54.
研制了一种虹吸式高效真空管太阳能热水器。该热水具有热效率高、散热系数小、全年使用时间长、四季有用热能获得最基本均衡的特点,提高了热水器的有效热转移因子。集热管下面专门设计的聚光反射板,与水箱上的平面反光镜面一起最大限度地提高了正午前后的效率,使瞬时效率在一天内基本不变,与普通真空管太阳能热水器相比,日效率可提高15%以上。  相似文献   
55.
提出一种新型空气/水双源热泵废热再用热水装置,其热泵系统可用空气源或水源或空气源-水源联合3种模式加热水.自来水分两级加热,先由废热水预热,后经热泵再加热;废热水热能分两级回收,先供自来水预热,后作热泵水源循环热源.采用无量纲对比态分析法,并参考了实验值拟合的空气源热泵、水源热泵性能系数计算式,以及废热回收-预热器的增益系数计算式,导出了装置6种运行模式的性能系数计算式,分析了废热回收-预热器的换热与热泵的吸热、放热关联的不同工况特性,为选择最优运行模式和参数提供参考.分析和实验表明,本装置的性能系数在冬季也能到达4~5.5,为普通空气源热泵热水器2倍,废水余热利用率优于废水仅作预热或热泵热源情况,节能效益明显.另外把无量纲对比态分析法引进到热泵循环性能分析中,也有理论意义和实际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56.
太阳能热水供应的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目前在太阳能热水器上常用的集热器的性能和使用条件 ,以及目前常用的太阳能热水供应形式。提出了利用太阳能热水器预热开水炉给水 ,在采暖地区利用采暖系统作为补充热源 ,形成能源互补 ,同时又可减少采暖系统的失水量等新设想  相似文献   
57.
肖小民 《广东科技》2009,(14):162-163
本文从实际情况出发,介绍了燃气快速热水器在热负荷变化时使用不同类型的风机对燃烧热效率的影响.通过试验测试分析提出了提高热效率的途径,以期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相似文献   
58.
新型燃气热水器的开发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动用重力式热管技术,开发了一种新型多功能燃气热水器,通过试验,表明该热水器具有结构紧凑、起动快、效率高等优点,能同时满足采暖和生活用水的需要。  相似文献   
59.
平板式与真空管式太阳热水器瞬时效率实验曲线分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依据对数十台太阳热水器热性能的测试数据,对平工太阳热水器与真空管式太阳热水器的瞬时效率曲线进行了比较,并对它们之间的明显差异进行了定性分析。结论为,不能用与平板式太阳水器相同的格式和标准对真空管式太阳热水器进行非稳态效率的评价。  相似文献   
60.
提出了射乘积因子的概念,计算并比较了真空集热管单管横置与斜置时的入射乘积因子,得出了仅就单管入射乘积因子而言,斜置优于横置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