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2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6篇
丛书文集   62篇
教育与普及   18篇
理论与方法论   6篇
现状及发展   4篇
综合类   120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为了考察自制膦酸酯阻燃剂(DP-FR)对热塑性聚酯弹性体(TPEE)热性能的影响,测得了阻燃 TPEE(FR-TPEE)共混材料空气气氛下非等温热重(TG)数据.利用Kissinger和Flynn-Wall-Ozawa两种动力学方法,分别求得了FR-TPEE热氧降解反应活化能Ea.结果表明:DP-FR对FR-TPEE的初始分解温度、最大降解温度影响不大,对反应活化能稍有影响,阻燃材料仍具有很高的热稳定性.研究结果还表明:DP-FR提高了FR-TPEE热氧降解的质量保留率.显示出较好的阻燃性.  相似文献   
992.
以二羟甲基丙酸(DMPA)、双丙酮丙烯酰胺(DAAM)为功能性单体,以丙烯酸酯类为溶剂合成了水性丙烯酸酯聚氨酯(PUA)复合乳液,成功的解决了以丙酮为溶剂制备水性聚氨酯造成的VOC含量高、工艺复杂、浪费能源的问题。通过红外(FT-IR)、透射电镜(TEM)等测试手段及吸水率、耐溶剂性、硬度、凝胶含量的测定,考察了丙烯酸酯聚氨酯复合乳液(PUA)及其涂膜的结构与性能,结果表明PUA复合乳液涂膜硬度达到3H,凝胶含量可达到84.3%,且耐水性、耐溶剂性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993.
以甲苯二异氰酸酯(TDI)、聚醚二元醇(N210)、丙烯酸羟丙酯(HP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苯乙烯(ST)为主要原料,采用原位乳液聚合法合成了聚氨酯-丙烯酸酯-苯乙烯(WPUAS)复合乳液;通过Fourier变换红外光谱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研究了NCO与OH总摩尔比、WPU与MMA与ST质量比、HPA用量对乳液粒径、储存稳定性及固化膜硬度、吸水率等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4.
采用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应用双螺杆挤出机采用熔融共混的方法对POM增韧改性进行了研究,对POM/TPU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流动性能和形态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随着TPU用量的增加,共混体系的冲击强度(I)和断裂伸长率(ψ)随之增加,即韧性增加,而拉伸强度(σ)、弯曲强度(σw)、弯曲模量(Ew)和硬度(H)随之降低,即刚性下降.  相似文献   
995.
水性聚氨酯的制备及其交联膜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采用NaHSO3封端法制备了一系列的水性聚氨基甲酰磺酸钠(PCS),讨论了作为溶剂的水、乙酸乙酯、乙醇的用量对封端率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溶剂的用量均有一最佳值,膜的吸水、吸乙醇及动力学实验表明经多乙烯多胺交联的PCS膜具有良好的耐水、耐乙醇性能及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996.
基于共轭三组分互穿聚合物网络 (CTC_IPN)和界面共轭互穿这两个新概念 ,通过互穿聚合物网络技术成功地制备了聚氧化丙烯二元醇聚氨酯 /聚 (甲基丙烯酸甲酯 共 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 ) /废胶粉CTC_IPN(PU/P(MMA_co_TAIC) /SRP_CTC_IPN ) ,研究了这种材料以及PU/SRP共混物的力学性能 .结果表明 ,PU /P(MMA_co_TAIC) /SRP_CTC_IPN由于含公共网络P(MMA_co_TAIC) ,其性能明显优于PU/SRP共混物 .用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 )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研究了PU/P(MMA_co_TAIC) /SRP_CTC_IPN和PU/SRP共混物的断面形貌 ,结果表明 ,两者具有完全不同的断裂机理 .TEM结果表明 ,P(MMA_co_TAIC)网络能分别与PU及SRP网络互穿 ,从而改善了两者之间的界面结合  相似文献   
997.
以一个染色模型模拟分散染料的氨纶染色,在此基础上得到分散染料与氨纶纤维大分子的结合发生在硬链段区表面上的结论。并从上染速率曲线、吸附等温线这两方面对分散染料氨纶染色的染色机理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998.
通过动态力学性能和力学性能测试对丁羟聚氨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U(HPB)/PMMA]IPN体系的各种合成条件进行筛选。结果表明,在IPN的两网络间引入交联能显著地改善两网络的相容性。  相似文献   
999.
透明聚氨酯树脂材料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脂(环)族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4,4-二环已基甲烷二异氰酸酯H12MDI),聚醚多元醇(PPG),小分子交联扩链剂,催化剂及助剂合成了一系列透明聚氨酯树脂材料.用FTIR对树脂材料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用DSC,TGA对其热稳定性进行分析测试.用扫描电镜(SEM)对拉伸断裂和冲击断裂样品的断口形貌进行了形态结构分析.结果表明:透明聚氨酯树脂材料具有卓越的光学性能,优良的力学性能和中等的热稳定性能.  相似文献   
1000.
为保证瓯江北口大桥下层桥钢桥面铺装具备良好的服役性能,依托瓯江北口大桥下层桥钢桥面铺装项目,以碎石撒布量和碎石粒径为变量设计正交试验,对多种碎石方案下的组合试件进行层间拉拔试验、高温车辙试验与低温弯曲试验,研究性能指标分别与碎石撒布量、碎石粒径间的变化趋势,并以试验指标为基础建立模型数据集;综合熵权法与TOPSIS优化法,建立以层间黏结性能、高温稳定性与低温抗裂性为评价指标的熵权-TOPSIS碎石优化模型;将数据集导入优化模型进行计算。研究结果表明:碎石撒布量与碎石粒径对聚氨酯铺装体系3种性能的影响趋势存在差异性;当碎石撒布量为6.5 kg/m2且碎石粒径处于(2,3] mm时,聚氨酯铺装体系兼具较好的黏结性能、高温稳定性与低温抗裂性;并将该方案应用于实际工程中,证明按提出方案施工成型的铺装层服役效果优良,印证了该碎石方案的优异性与熵权-TOPSIS碎石优化模型良好的现实适用性,可为聚氨酯铺装体系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可为其他铺装体系的碎石优化提供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